人音版音乐七上第二单元天山之春内容摘要:

手鼓用于木卡姆乐队。 塔吉克族手鼓的鼓框较深,内框不缀小铁环,有的却装有三对小钹。 通常,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都由男子敲击手鼓,而塔吉克族几乎全由妇女演奏。 由于携带方便,它不仅在一般场合可以使用,就是骑在马上或骆驼上也能用来自娱。 (三 )《褐色的鹅》 1.哈萨克族人民一直把天鹅视为吉祥的动物。 因此,在哈萨克民歌中歌唱天鹅的内容就比较多。 《褐色的鹅》 (也有人将其歌名译为《天鹅》 )就是其中颇为典型的一首。 《褐色的鹅》是一首冬布拉弹唱。 它借用天鹅自由飞翔、凌波戏水、高唱赞美之歌的形象,抒发了哈萨克人民歌唱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 A 大调,以 3/8 拍为主的混合拍子 (3/ 4/5/ 6/8),用单二部曲式结构写成,冬布拉为主要伴奏乐器。 2. “ 冬布拉弹唱 ” 是哈萨克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 演唱者多自弹自唱,用冬布拉伴奏。 从音乐上看,它分为两种类型。 其一是歌唱性的弹唱。 其唱词固定,旋律优扬、宽广。 其二是说唱性的弹唱。 其唱词往往由演唱者即兴编唱;其旋律多是简洁、明快的。 由于冬布拉的弹奏方法基本上是弹、挑,故而经常运用一弹一挑、一弹两挑、两弹一挑的方法为歌曲伴奏,从而形成冬布拉弹唱艺术在节奏上的特征 ——以 3/8 拍为主的混合拍子。 (四)《新疆之春》 《新疆之春》作于1956年。 乐曲采用维吾尔音乐风格的音乐语言,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欢欣鼓舞的乐观情绪。 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乐思奔放流畅。 《新疆之春》单三部曲式结构。 乐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由疏而密,继而疏密交替,其旋律多用同音重复和级进的方法,加上钢琴铿锵有力的伴奏音型、小提琴的多种演奏技法(如:连弓、分弓、跳弓、装饰音、重音 „„ ),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酣畅、富于激情的音乐情绪。 其中的第二乐句,使用了切分的短促音型以及原位 mi 与降 mi 的交替变化, 从而形成一种颇具特色的风味。 乐曲的第二部分采用了新疆舞蹈中手鼓的伴奏节奏为素材,小提琴用双音奏出舞曲性的旋律: 这段旋律先后在D大调和A大调上展现后进入高潮。 可以说,第二部分乐曲给人以载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