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7题正确使成语内容摘要:
看起来油头滑脑,实际上是个 胸.无城府. . .的人,同他合伙做生意,是再好不过的。 ” A . ①③⑥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⑥ • [解析 ] ① “ 久 假 不归 ” 原指 假 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望 文生义。 ② “ 迫 在眉 睫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 紧迫。 使用正确。 ③ “ 罪 不容 诛 ” 罪恶 极大, 杀 了也 抵 不了所 犯 的 罪恶。 使用正确。 ④ “ 走马观花 ” 指 骑 在 奔跑 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 愉 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 察 一下。 使用场合不当。 ⑤“ 七 月流火 ” 指 夏 去 秋 来, 寒 天将至。 张 冠李戴。 ⑥ “ 胸无城府 ” 比喻难于 揣测 的深 远 用心。 形容待人接物 坦 率真诚,心口如一。 使用正确。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导学号 00774229 ( ) ① 我们的人生从来都向各个方向绽放,高考并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因此我们要 宠辱不惊. . . .地看待高考,乐观地对待高考结果。 ② 张大爷的儿子张富华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本是一件 大快人心. . . .的事,但 张大爷却一直高兴不起来,据说是高昂的学费问题。 ③ 人年轻的时候争强好胜,进入社会和职场之后,如果还抱有这样的心态,谁还会惯着或迁就你。 周围的人只会 敬而远之. . . .。 D ④ 这个老板有点怪,与富二代打交道,他是锱铢必较;与穷哥儿们打交道,他则不计得失,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 大方之家. . . .。 ⑤ 我们在禁止靠低级趣味博取眼球的网络直播,营造一个 风清气正. . . .的网络空间,让依法提供优质内容的直播平台脱颖而出。 ⑥ 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家乡终于 改头换面. . . .了,看山山清,看水水绿,楼房林立,道路宽畅,这是改革开放的功劳啊。 A . ①③⑥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⑥ • [解析 ] ① “ 宠辱 不 惊 ” 形容受 宠 受 辱 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使用正确。 ② “ 大快人心 ” 指 坏 人 坏 事受到 惩罚 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使用场合不当。 ③“ 敬而 远 之 ” 形容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 愿 接近。 也用作不 愿 接近某人的 讽刺 话。 使用正确。 ④ “ 大方之家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 专 长的人。 望 文生义。 ⑤ “ 风清气正 ” 指风气清正,就是要求我们讲道德,重操守, 严纪 律,不 谋 私,顾大局, 淡 名利,讲友爱,重团结,多 奉献。 使用正确。 ⑥ “ 改头换面 ” 原指人的容 貌 发生了改变。 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贬义。 褒贬失当。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导学号 00774230 ( ) ① 该市立足玄武岩资源储备充足、开采容易、品质优良等特点,科学移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让战略性新兴产业 石破天惊. . . .。 ②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从虚伪的丁义珍,到巨贪小官赵德汉,再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各种贪官的嘴脸,都被刻画得 淋漓尽致. . . .。 ③ 在这部电影中,张一山将饰演一位整天 不学无术. . . .、游手好闲的富二代,他宿醉之后, 遇到古代三传国公主,演绎了一系列传奇故事。 A ④ 就在马云说要改变银行的言论传得 沸沸扬扬. . . .的时候,近期,马云又将目标转向了医院,让医院消失的言论瞬间被大量网友转发。 ⑤ 地方教育部门应该 理直气壮. . . .地治理各种违规招生乱象,既然目前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民办学校的招生规则,就必须严格执行。 ⑥ 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临近,粤港澳大湾区 1 小时经济 “ 湾 ” 呼之欲. . .出.,而作为桥头堡的珠海市,将进入珠港澳半小时生活圈。 A . ①③⑥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⑥ • [解析 ] ① “ 石破 天 惊 ” 原形容 箜篌 的 声 音,忽而高 亢 ,忽而低 沉 ,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 奇 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 奇惊 人。 张 冠李戴。 ② “ 淋漓 尽致 ”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 彻 ,或非常痛快。 使用正确。 ③“ 不学无术 ”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该成语中的 “ 学 ” 是名词,不能受 “ 整天 ” 修饰。 ④ “ 沸沸 扬扬 ” 指 像沸腾 的水一样 喧闹。 形容人 声喧闹。 使用正确。 ⑤ “ 理直气 壮 ” 形容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 壮。 使用正确。 ⑥ “ 呼 之欲出 ” 形容人 像画 得 逼 真, 似乎 叫 一 声 就会从 画 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望 文生义。 • (一 )考查重点 • 综观近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本考点的命题呈现以下趋势: • 1.四字格成语一直是课标卷的考查热点,其他格的成语一般不在考查之列。 • 2.常用成语误用是考查主流,极其生僻的成语、网络成语等不在考查之列。 • 3.在日常使用中,容易用混、用错的成语是考查焦点,使用频率一般的成语在试题中也有一席地位,正确使用率较高的成语基本不设为错项。 • 4.易含社会正能量的成语入考率较高,贬义性成语入考率相对要低。 • 鉴于备考时间紧迫,本书只将复习目标锁定在四字格成语上。 • (二 )常设陷阱 • 正确使用成语的命题,经常在以下 10个方面设置陷阱。 见下图: • 1.望文生义。 所谓成语使用的望文生义,是指只按照字面意思或凭想当然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意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不注意这一特点,就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如 “ 不刊之论 ” 本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言其质量高。 如果将其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20xx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7题正确使成语
相关推荐
们该怎么做。 二、合作探究: 活动 2: 测量 烧杯中水 的质量 问题 3: 想一想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操作呢。 为什么。 问题 4: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表格来 记录你所测量的物理量呢。 三、拓展提高: 【拓展题 1】 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 ) A.先测出 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C.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
3 (质量 /体积) (g/cm3) ( 2) 交流与讨论 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①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大小是否相等或相近 ?其质量 与体积成正比吗。 ②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是否相等。 ( 3)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一般是 的。 (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1.密度表示
塑料,这是利用它们的 的性能差;灯泡的玻璃泡是用到了玻璃的 : 性好。 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穿的救生背心,夹层里面填充的是泡沫塑料块,这是利用了它的 的属性。 在铁棒、铜棒、铝棒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利用密度可鉴别物质。 有 1枚第 11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 ,则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密度为 ,这是一枚 币
接读成声旁的读音 “shu242。 ”,“浸 ”(j236。 n)读成同声旁 “侵 ”字的读音 “qīn”。 另外 C项的 “亢 ”应读 “k224。 nɡ”。 【答案】 A 规律方法探究 典例精析 易错题剖析 【方法归纳】 针对字形相似的形近字 ,需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其声旁、形旁或笔画的不同来识别其读音 ,更有效的方法是音、形、义三位一体进行识记。 规律方法探究 典例精析
v0应 (B) v v v 能力 思维 方法 【 解析 】 本题中小球到达高度为 6m时,速度大小和方向未给出,不知物体是上升还是下降,应当作出判断 .由自由落体运动可知,在前 2s内的位移是 20m,故题中所给的 4s、 2s均是小球上升到最大高度再返回到 6m的高度所用的时间 .由竖直上抛运动特点 t上 =t下 可知:第一次上抛,小球未返回抛出点就用去了 4s
据 ? 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两个数据:距离和方位角。 如,对我方舰艇 O来说,敌舰 A在正南方向,图上距离为 1cm处;敌舰 B在北偏东 40176。 ,图上距离为 ;敌舰 C在正东方向,图上距离为 1cm处。 O 汶川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 10万平方公里。 地震参数 时间 :2020年 5月 12日 14时 28分 纬度 :176。 N 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