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内容摘要:
图像的影响。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指数函数图像观察当底数变化时图像的变化规律,直观的理 解指数函数的底数变化时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 并通过比较指数相同时函数值的大小及函数值相等时自变量的大小来加深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 二、 说教学方法 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以学生的探索研究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并注意加强师生的讨论和交流。 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 1)提出问题 —— 引入概念( 2)数形结合 —— 感悟规律( 3)课堂小结 —— 提高认识,三个层次的教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 “ 指数 ” 的概念和运算后编排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四.说教学程序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指数函数 的图像和性质。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用时 5分钟) 情景: 用电脑展示 一个 实例 : 折纸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扫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识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为突破难点 做好准备 (二)。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
相关推荐
0),( xyyxA , ,00),( yxyxB 且则正确的是 ( )。 A. BBA B. BA C. BA D. BA ,52,41 xxNxxM 则 BA ( )。 A. 51 xx B. 42 xx C. 42 xx D. 4,3,2 ,6,4
xxxxmxx 222 2 2练 习 :1 、 解 下 列 不 等 式 :( 1 ) 3x 7 x 10 ; ( 2 ) 2x ;( 3 ) x ; ( 4 ) 10x ;( 5 ) x ; ( 6 ) x x+ m +m 0 ;( 7 ) ; ( 8 ) (5x)(3x)0 ;( 9 ) (5+2x)(3x)0 ; ( 1x 40x+
x( )2 的 定义域为 _ _ _;函数 f x( )2 的定义域为 ________; 8. 知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 [ 1,1] ,且函数 ( ) ( ) ( )F x f x m f x m 的定义域存在,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函数 xy 的图象与直线 y = a 的交点个数 ( ) A. 至少有一个 B. 至多有两个 C. 必有两个 D. 有一个或两个
点线面之间的数学符号表示,也为以后学习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等内容打下基础。 ) 问 题 ,平面是否可视为点构成的集合。 可以用怎样的数学符号表示点、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 自然地投影给出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图形、符号语言。 (设计意图:问题中明显的提到“集合”,可以避免学生的盲目猜想,也能够明确点线面之间实际上可以用集合中的符号连接。 同时,只给出点线、点面
与凌汛问题。 第三,关于黄河各河段环境 问题的治理,教材首先提出了形成原因的划分──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其次以黄河断流为例,提出了治理方案。 并以此诱发学生探讨治理黄河流域其他环境问题的动机,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部分教材的能力培养重在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部分教材主要是围绕长江的源流概况
天你学会了什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反馈学习 (1)将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 、 (2)将下列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将其保 留三位小数) 83 、 429 、 275 (3)判断下列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能够的打“√”,不能的打 “”) 65 ( ) 2415 ( ) 4017 ( ) 152 ( )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 P43 4 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