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中学自然界的水循环内容摘要:
潜水指的是地下水。 我们观察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示意图,思考: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 ( PPT 展示) 学生观察,教师讲解。 师:假设河流处于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则河流水补给潜水 假设河流处 于枯水期,潜水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 (特殊例子:“地上河”黄河) 师:黄河下游是世界有名的“地上河”,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面 7M 左右,所以这里只有黄河水补给潜水,潜水不能补给黄河。 小结:我们知道了河流水的补给来源有许多,清同学们再思考:“黄河之水是否都从天上来”。 生:略。 师:黄河之水除了从天上来,还有许多的来源,例如冰川融水,潜水,湖泊水等等。 ( PPT展示) 过度: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奔流到海是否真的不复回”。 学生讨论 师:刚才已经说过,水体 是不断运动的,他们也处在不断的更新中。 “黄河之水”流入大海后还会回来。 那么它是如何回来的呢。 这就是我们第二部分学习的内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师:水循环的概念是什么。 水循环有哪几种类型。 生:略。 师: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有海陆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 PPT 展示) 师:什么是海陆大循环。 生:略。 师:下面我们来看下海陆大循环的过程和各个环节。 ( PPT 展示) 师: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 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他们经过江河汇集,又回到海洋。 它可以使陆地上的水得到不断补充,水资源得以不断再生。东山中学自然界的水循环
相关推荐
天你学会了什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反馈学习 (1)将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 、 (2)将下列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将其保 留三位小数) 83 、 429 、 275 (3)判断下列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能够的打“√”,不能的打 “”) 65 ( ) 2415 ( ) 4017 ( ) 152 ( )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 P43 4 选做题
与凌汛问题。 第三,关于黄河各河段环境 问题的治理,教材首先提出了形成原因的划分──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其次以黄河断流为例,提出了治理方案。 并以此诱发学生探讨治理黄河流域其他环境问题的动机,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部分教材的能力培养重在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部分教材主要是围绕长江的源流概况
点线面之间的数学符号表示,也为以后学习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等内容打下基础。 ) 问 题 ,平面是否可视为点构成的集合。 可以用怎样的数学符号表示点、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 自然地投影给出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图形、符号语言。 (设计意图:问题中明显的提到“集合”,可以避免学生的盲目猜想,也能够明确点线面之间实际上可以用集合中的符号连接。 同时,只给出点线、点面
C=A’C’ , AB=A’B 求证: Rt△ ABC ≌ Rt△ A’B’C’ 问题解决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 ” ) 【说明】让学生经历猜想 —— 验证 —— 归纳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 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练一练 如图,具有下列条件的 Rt△ ABC 和 Rt△
与 ACDC39。 39。 有什么关系 ? 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 ∠A 的对边与 邻 边的比是一个固定值 . 如图,在 Rt△ ABC 中,∠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 a、 b、 c 在 Rt△ ABC 中,∠ C=90176。 ,我们把锐角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 A 的正切 .记作tanA. 板书: tanA=ba
自然景观图片;当你关注依山而建的悬空寺时,这当然属于人文景观。 教师提问:第 3 张图片的问题解决了,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图 6,你有没有什么新的见解。 有了第 3 张图片的评定经验,学生肯定会从两个角度去审视这张图片。 而且很有可能会有学生对另外几张图片也提出质疑,这时教师就要求学生:你能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图片,非常好。 根据这 10 幅景观图片,同学们看看从哪些 角度看图片属于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