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岳麓版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word说课稿内容摘要: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利用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 可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的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 需要不断迁徙, 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 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 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通过神话传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古代农耕文明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2.新课讲授 本课我将带来同学们参观原始农耕文化博物馆,通过三个展厅: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分别以展柜的形式展示各个展厅的文 物,通过考古发现来了解各个农耕文明的状况,让同学们对三个遗址有更加形象的认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具体来说,首先出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除指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在河姆渡遗址展厅出示稻谷、狗骨头、猪下颌骨、石器和骨耜、骨哨、陶器、水井和房屋等文物,通过 文物得出河姆渡居民已会种植水稻、制造磨制石器,制作陶器,过着定居的生活,房子为干栏式房屋,重点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20xx秋岳麓版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word说课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