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1_school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1.先复习第 1课的歌谣和交际用语 Hi ( Hello) , I39。 m.... 2.让学生反复听录音,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 最后可组织学生以 group work 的形式进行表演。 可使用人名卡让学生替换自己的名字。 3.开展 TPR活动,复习 Stand up! Sit down! Show me .... 等指示语。 4.录音材料: A项: DIALOGUE F: Good morning! B, G: Good morning! B, G: Hi! B, G: Hello! G: Hello! I39。 m Joy! B: Hi, I39。 m Bill! G: Your book! B: Oh, thanks. 课堂学习评价 1.指导学生将掌握 4组对话的情况用 和 符号记入学习档案。 2.教师具体而简要地记录学生当堂表现: -对第 1课和第 2课内容不太熟练的学生有多少人。 他们分别是谁。 -能够说 4组对话的学生有多少人。 能够说 3组对话的学生有多少人。 -语音、语调不准确的学生有多少人。 他们分别是谁。 3.本课对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情况的评定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表演对话。 教师进行现场记录。 -教师观察学生表演 时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学习的热情。 教师进行现场记录。 -教师观察学生表演时,能否正确替换自己的英文名。 教师作记录。 Lesson4 课前准备 1.教学录音磁带。 2.教学挂图。 3.投影片。 4.自制姓名卡片。 5.书包,文具(铅笔,铅笔盒,尺子和橡皮)。 教学内容 A Listen and do. 1.学习新词 pencil case, backpack。 2.继续学习指令用语。 只要求学生能听懂并反应,不要求学生会说。 3.让学生跟着录音用自己的文具表演。 B Let39。 s talk. 1.跟着录音学习歌谣,理解 name的含义。 2.学习询问姓名的交际用语 What39。 s your name? 3.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名字替换歌谣中的人名,反复练习歌谣。 4. Group work:参照教材中图画所指示的样子,让学生分别戴上写有名字的卡片做表演。 教学建议 1.复习 Show me.... 句型。 在复习的基础上学习新词 backpack, pencil case。 2.从复习 Show me.... 句子导入新句子 Open .... Take out ....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新语句,教师可运用 TPR活动。 3.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 A项内容时,要注意不断复习滚动 pencil, ruler, eraser, book等词汇。 4.教师设置情景,导入 What39。 s your name? 语句的学习。 如:教师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新朋友(如手偶)说: I have a friend. He is a puppet(木偶). Do you want to know his name? 学生回答 : Yes.教师说 : You39。 ll say ‘What39。 s your name?39。 此时,让学生们学说这句话。 教师回答(扮作木偶) My name is Tom.后,可请学生重复问: What39。 s your name? 语句。 5.开展课堂游戏活动。 说 B项歌谣做问答游戏。 游戏方法可以是:一位学生站起来,与大家一起拍手,说: Name, name! 该学生走到另外一位学生面前说: My name is Li Bing. What39。 s your name? 这位学生站起来回答,然后重复第一位学生的动作。 6.录音材料: A项: M: Open your backpack. F: Take out your pencil case. M: Open it. F: Show your ruler. M: Show your pencil. F: Show your eraser. B项: DIALOGUE Bill: I39。 m Bill. What39。 s your name? Lily: I39。 m Lily. CHANT Name, name, I39。 m Lily. Name, name, I39。 m Bill. Name, name, I39。 m Andy. Name, name, I39。 m Joy. 7.补充材料: B项: CHANT Name, name, What39。 s your name? ___________ (学生自己的名字) 课堂学习评价 1.教师。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1_school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教师提醒学生做第( 2)个实验时,需小心调节滑动变阻器,以免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因电压过大而烧坏灯泡 .在同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 要认真巡视,及时指导) [分析和论证] [评估] [交流](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选择 2~3 组同学利用投影和大家交流 .(要求同学配合投影上台讲解) [投影] 第一组 实验报告 [题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
R1= 5Ω, R2=8Ω,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物理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 课时 编写:彭 科 第 5 页 共 10 页 ( 4)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 R=5Ω,流过 L2 的电 流为 ,求灯 L2 的电阻有多大。 达标练习: 教材 P29T 2。 小 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 基础训练上 的内容。
果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 根实实在在的线,把导线想象成一把刀,表达起来会方便些,讨论一下如何表达。 [生甲]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有电流产生。 [生乙]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有电流产生。 [师]他们回答的准确吗。 应怎么表达。 [生丙]不准确。 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就有电流产生。 [师]那么怎样表达能准确。
正数”的问题。 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求这个正数平方根的问题。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自 主 探 究 合 作 交 流 出示自学提纲: 阅读教材 68~69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算术平方根以及有关概念。 2. 为什么规定: 0的算术平方根为 0。 3. 自学例 1,先试做后对照。 4. 49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它的值是多少。 用等式怎样表示。 5.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简单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一 .预习新知 ( 阅读 教材 P73 — 75 , 完成课前预习 ) 3 cm、 4 cm、 5 cm 的三角形与 以 3 cm、 4
形就叫做 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 线就是它的 对称轴 例题讲解:教材 P30练习( 完成于书上) 练习:教材 P37第 6题(完成于书上) (二)轴对称 思考:教材 P30 归纳:轴对称定 义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 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 图形 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这 条直线就是 对称轴, 两个 图形中的对应点(即 两 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叠的点)叫做 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