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6昆曲的拯救和保护内容摘要:

但是,文人创作的昆曲戏剧过分追 求文词的典雅深奥,唱腔的悠扬婉转,脱离舞 台实践,案头化越来越明显,给昆曲日后的衰落播下了不良的种子。 第三项是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合 — 离 — 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 以《玉 簪记》为例,剧情始于聚合的生、旦,具体说是,南宋时,书生潘必正(小生扮演)在临安应试落第,因其姑母为金陵女贞观观主,前往访之,暂寓观中温习 功课准备再考。 一天,他见到道姑陈妙常,经交谈后相互产生爱慕之情,发展到海誓山盟私订终身的地步。 这是第一个“合”。 潘陈的密切交往终于被观主察觉。 观主(由生、旦以外角色扮演)逼迫潘必正再去应考。 潘必正来不及与陈妙常告别, 匆匆离去,陈妙常追到江边,雇船赶上潘必正。 她将自己的碧玉簪赠送给潘必正,表示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潘必正回赠鸳鸯扇坠。 在秋江上,二人依依不舍,痛哭而别。 这 是“离”。 最后,潘必正考中进士,到观中迎娶陈妙常,回到家中,从父母处得知他们俩早有婚约,碧玉簪和鸳鸯坠是双方父母指腹为婚时的信物。 全剧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