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容摘要:

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 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 “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 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 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 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 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 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为此,他提 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 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 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讨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哪些是积极可取得。 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 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 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 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 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③三 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 五常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