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内容摘要:
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 约公元前 21 世纪,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本课内容分成三目,依次介绍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 ,教学中要注意介绍更迭的顺序,建国时间,建立者,国都等。 教学重点: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教学难点: 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 三、学情分析 、爱讲故事,可以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内容浅显,可用表格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新课)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 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 的著名人物。 夏朝经历了多少年。 夏朝以后紧接着是哪个朝代呢。 下面我们就学这些内容。 (新课学习 ) 一、 “家天下 ”的夏朝 阅读思考: ( 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 建立的时间是什么 时候。 ( 2)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 王位世袭制和禅 让制有什么区别。 学生看书后回答问题。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尧 舜 禹 启 相传夏朝建都阳城,今天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是它的活动中心。 夏朝历经 13 代、 16个王,历经 400 余年的历史,它 的最后一个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主要通过三部分来完成) 本目的学习首先可通过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商汤灭夏、商为何一再迁都等情况。 通过阅读课文,比较商朝比夏朝进步的地方。 说说有关商纣王的故事。 商朝的政、经、文和夏朝相比有哪些进步。 ( 1)政治:商朝疆域有所扩大,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 2)经济:①农业有了显著发展,畜牧业也有相应发展;②手工业中青铜器铸造是最重要的部门,商朝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 3)文化:商朝的使用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商朝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禅让制 世袭制 三、武王伐纣(主要通过三部分来完成) 1. 首先可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周的起源、武王伐纣、《周易》等基本情况,看完后问学生得到了哪些信息。 2. 然后思考两个问题:( 1)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西周的经济 一、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人工灌溉 二、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 三、建筑业:开始使用瓦 夏商西周的更迭 动脑筋 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说说你的看法。 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 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制度是否进步看它是 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 6 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内容标准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 2)了解统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 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手段来统治人民的。 ( 3)识读 “周初分封略图 ”,提高识图能力,并注意古今地名(或简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成 末代君主 夏 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 阳城 桀 商 约公元前 1600 年 汤 亳、殷 纣 西周 公元前 1046 年 武王 镐京 幽王 ( 1)通过参与模拟贵族、平民与奴隶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情况表演,学习组织历史短剧演出的方法,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 ( 2)通过参与设计 “西周社会 网络示意图 ”等教学活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 “分封制 ”和 “礼仪教化 ”,了解它们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 “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和德行 ”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从而加强孝亲观念。 二、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夏商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维护自己和本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严密的阶级结构和森严的等级关系。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 “西周的分封制 ”一目主要介绍了最高统治者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来维系等级关系、管理广大地区的; “贵族、平民与奴隶 ”一目主要介绍当时的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 “刑法、军队与礼仪教化 ”是统治阶级通过暴力镇压和礼仪教化来统治人民。 教学重点: 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分封制和礼仪教化的作用,学习设计西周的社会网络图。 三、学情分析 、抽象的概念,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中可以在这个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周朝疆域辽阔,假如你是周王,你准备如何管理你的国家呢。 (新课学习 ) 西周的分封制主要通过一段视频结合课文自主学习,回答问题来解决。 一、西周的分封制(阅读思考) 1.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 为什么要分封前代贵族后裔。 4. 周初有哪些分封国。 这些分封国集中在什么地方。 说明什么。 5. 分封制有何意义。 在讲第 4题时结合《周初分封略图》,注意古今地名的比较,影响最大的诸侯国的名字。 在讲第 2 题时,结合西周分封制的图,加深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 在讲第 4 题时结合《周初分封略图》,注意古今地名的比较,主要的诸侯国的名字。 在讲第 5 题时可以提问 “分封制 ”能永远 “以藩屏周 ”吗。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 (看书思考)。 各阶级是做什么的。 他们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材料解析: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 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问题:这则材料反映了 什么。 角色扮演: 假如我们处于西周社会,围绕着贵族、平民、奴隶可能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你叙述出来,如果由小组表演出来,将会更棒。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本目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问题来完成教学,在讲到刑法时再来完成书上的 “想一想 ”。 1. 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哪些。 军队、刑法 ——暴力手段 礼仪教化 ——怀柔政策 2. 什么是礼。 礼的实质是什么。 礼仪教化有 何作用。 动动手: 制作一份家庭亲属世系表,写出从祖父母到你本人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称谓。 第 7 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内容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史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 3)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 1) 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 2)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收集和讲述成语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 趣。 ⑵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到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 “春秋五霸 ”和 “战国七雄 ”, “春秋五霸 ”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 “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众,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时间跨度长,国名多,人物多,头 绪杂,学生不易掌握。 理解春秋战国各自战争的特点及趋势。 三、学情分析 ,有一定的基础,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 ,人物多,学生不易掌握,教学中要关注。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屏幕展示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 首先让学生了解 “春秋 ”“战国 ”名字的由来。 一、春秋五霸 首先提问:春秋五霸是哪五个。 (二说)他们为 什么会争霸。 (周室衰微 , 诸侯强并弱,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然后让学生根据春秋形势图,掌握具体的地理方位。 可以结合今天的地名,如可提问当时我们的家乡所在地处于哪一个诸侯国。 由五霸导入第一位霸主,提问 “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归纳,教师稍做整理 1. 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 ”,策略正确。 讲到第 2 点时可提问 “管仲为齐国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你知道哪些有关管仲的故事。 ”(一箭之仇,管鲍之交) 讲到第 3 点时要 让学生知道什么叫 “尊王攘夷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相关推荐
自身边的隐患 2020年 12月 7日晚 ,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一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学生 21时 10分晚自习下课之际 ,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 ,一学生跌倒 ,骤然引发拥挤。 共造成 8人 死亡 ,26人 受伤。 来自身边的隐患 2020年 3月 22日清晨,乌鲁木齐市一小学因踩踏事件, 1名 严重受伤的女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3名 学生受伤。 警钟长鸣 血淋淋的事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奔跑 ( 6) 不要在楼梯口奔跑 ( 8)上学放学排好队,要有秩序地走 ( 1) 上下楼梯要靠右行 ( 2) 上下楼梯要有秩序 ( 7) 在楼梯上不要拥挤、跑动 在楼梯、走廊上行走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问题呢。 讨 论 课间和同学一起玩耍时,有哪些危险动作我们不要去做呢。 • 课间活动应该注意 • ( 1)不要在教室内或走廊内跑 、追逐打闹和做游戏。 • (
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质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学 生更大的展示空间去讲三国人物、故事。 尤其在评价曹操时的讨论中,尽量形成一种自由开放的表述空间,让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利。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前学生主动查找资料为课上参与活动做准备,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 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按课程标准要求把握 授课尺度
te the title on the Bb.T。 play the MP3, ask Ss to listen carefully, ask Ss to guess, ‘what’s this?”Yes , it’s a train, T teach the new word, ask Ss to say a train. T: Now let’s look at the poster,
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 同 时还更有利于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使结构严谨清晰,又张弛有度,富于节奏感。 (三)总结归纳: 由此可见,小说构思是非常巧妙的。 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纯洁清新美好好像只与新媳妇有关,其实,百合花的特点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