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生物七下第二节人体的呼吸内容摘要:
肺泡,大约有 3 亿多个。 把这些肺泡展开铺成一个平面,有 100 多平米。 有四分之一的篮球场这么大。 肺泡上还包被着毛细血管网,这一结构使它具有了可以进行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的功能。 说到这就涉及到了肺的功能问题。 我们呼吸就是为了进行气体的交换。 我们的身体需要通过气体交换来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同时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 这些过程有一半是在肺中进行的。 正因为肺泡表面毛细血管的存在,才使得空气中的氧气有与血管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机会。 有同学要问,气体 是怎么进行交换的。 这里解释一下: 【提问】:同学们去吃饭的时候,会发现还没进食堂呢,就闻到饭味了。 这是为什么。 (补充:气体扩散需要介质。 ) 肺泡内的氧气可以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进血管,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替换出来。 被替换出来的二氧化碳又通过毛细 答气体会扩散。 引导学生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联系。 体会到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总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呼吸运动的原理(阶段一) 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肺泡。 这样就发生了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提问】:讲到这,谁能说说肺泡适宜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正是因为肺据有如此特殊的结构,所以在呼吸系统中,只有肺具有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 气体交换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是: 一、外界空气与肺泡 内的气体交换 二、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四、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刚才我们在讲肺泡的时候已经讲过了第二个阶段: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现在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其中的第一个阶段:外界。北京版生物七下第二节人体的呼吸
相关推荐
七、 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导入 利用对比熟悉的事物引起学生兴趣 讲述: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昆虫的生长发育。 提问: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有 什么特点。 完全变态 设问: ,他们的外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不是和蝴蝶的完全变态一样呢。 思考 讲述:今天我们继续向大家介绍两栖类动物和鸟类的生长发育过程。 蛙的生长和发育 讲述:蛙的胚后发育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受精卵 刚孵出的蝌蚪
合作、探究: 进一步研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疑难问题,互相 讨论。 教师提出以下思考题: ,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 “ 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 ”。 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216。 因为 “ 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 ” 所以 “ 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 ”。 216。 这句话的含义是:任何生命都应该坚信自己有无穷的力量,它是任何恶劣的环境都无法从根本上阻挡的。 “ 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
6,且经过点( 2, 10),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 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 x3 ,且函数有最大值为 2,图象与 x 轴的一个交点是(- 1, 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了肺部。 (4)从上可知送到下肢的血液应是从主动脉出来,而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也就是说肺部的血液只有回到左心室,才能最后到达下肢;问题是肺部的血液如何回到左心室。 同理回到心脏的应是静脉,与左心房连的是肺静脉,即血液由肺静脉流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 (5)左心室的血液通过主动脉,然后逐级分支到达下肢毛细血管 (由于内环境知识要在 第六册讲解,教师只要讲到毛细血管即可,如有好奇学生问题可简单介绍
组算式有什么异同。 意义不同结果相同。 二、总结规律: 1. 你能把左右两组算式概括的说一说吗。 2.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3. 总结字母公式: 三、巩固定律: 1.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转化。 ( 15 + 37) 12=15( ) + 37(
学数 得 又快又好。 2. 指名到前面演示数一数。 在计数器上拨珠数。 3. 我们 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珠,千位上有一个珠子表示 1 个千, 2 个珠子是 2个千„„ 学生先自己拨珠数,然后指名到前面数。 4. 引导学生小结: 7 个一千是多少。 8000 里面有几个千。 „„ 10 个一千是多少。 10000 里面有几个一千。 (板书: 10 个一千是一万)读一读。 千位满十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