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虚词内容摘要:
以说成 “ 除非 „ 不 „” “ 只有 „ 才 „” 不能说成 “ 只有 „ 不 „” 因例求法四: 从虚词使用角度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 并非 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教育启蒙之路不通,历史遂将此重任寄托于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 于是 应运而生。 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临近高考,你有没有 过 放弃的念头。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指示我们 将 占用的校舍尽早搬出。 “并非”与“是”重复 “于是”与“应运而生”重复 句首加“对(于)” “将”作介词,用法同“把”有对对象加以处置意 “过”表动作曾发生,但未延续至今 从虚词使用角度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教人的口味。 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学生在这次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应去掉 因为 “尽管 ” 用于让步转折句, “ 不管 ” 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 应把 “ 尽管 …… 还 …… ”改为 “ 不管 …… 都 ……。 “对”应改为“给”。 第三句应在句首加上“从”。 总结四: 虚词表示特定句子的语法关系。 辨析时一定要扣紧句子, 防止多用 (对句子来说是必须的,但与其它词语重复,也属多用)、 少用 、 误用。 ● 有些词的意思相互包含 ,不能同时使用 ,如“仔细端详”“公诸于众”“万一若”。 ●有些词本身即表程度深,不能再饰以程度副词,如“十分酷似” “非常奇缺”“过分溺爱”。 ●有些词不能和表相同意思的标点符号连用,如连词与顿号、“等等”与省略号。 因例求法五: 选择准确的关联词语填在横线上。 小说家应尽量把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 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说话。 讲故 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 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写一篇文章。 ( )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A ● “即使、尽管、虽然”区分。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虚词
相关推荐
; (2)若函数 f(x)在 [10, +∞]上单调递增 , 求 k的取值范围 . 11lg x kxxf 3. 某公园有甲 、 乙 、 丙三条船 , 甲船可以坐
, 收费标准适当控制 , 预计除书本费 、 办公费以外每个学生每年可收取 600元 , 高中生每个学生每年可收取 1500元 , 因生源和环境条件限制 , 办学规模以 20至 30个班为宜 , 教师实行聘任制 .初 、 高中的教育周期均为三年 ,请你合理地安排招生计划 , 使年利润最大 , 大约经过多少年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 3. 已知 A、 B是椭圆 上关于 x, y轴 均不对称的
bacba 2221 baba 1 caca 1 cbcbabccba baaccb 222222abccba baaccb 222222[例 7]求证: (a,b,c∈ R+) 证明: ∵ b2c2+c2a2≥ 2abc2 ① a2c2+a2b2≥ 2a2bc ② a2b2+b2c2≥ 2ab2c ③ ① +②
等级 、 学生手册 、 面试成绩 、 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 教育部高等教育局局长金英植说 ,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不要只注意在高考中多得几分 , 而是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培养自己的专长和特别技能方面。 1. 拟写一个标题 2.补写一个导语(不超过 45个字) 韩国改革大学总分成绩入学制 韩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大学入学制考试 制度,以引导学生更努力地发挥自己的专长。 二 、 根据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
自己来江宁分校的目的了) ( 8)每到周末,总不想看书学习,总觉得又该放松了 (点评:高三观念不强,危机意识不浓,觉得自己比高一、高二努力就够了,而从高考要求来看,努力还远远不够 !) 班里的一些现象总结 : 不少同学喜欢转笔。 在班级随意睡衣吃零食 ,随意扔垃圾。 上课有少数同学瞌睡、喝水、讲话。 值日不认真,不及时。 有少数同学时间抓得不紧,第一遍上课铃响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