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钢铁炼钢厂转炉热负荷试车方案及事故预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及工作要求 领导小组职责: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各车间 在开炉前的设备确认工作 ,及时 掌握各 设 备状况。 各 组员 职责:各 组员 对 负责范围内 的事务全面负责, 当 确认本 区域设备 具备热试条件,没有遗留问题时,由 该区域 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对确认情况负责。 签字确认内容 上交 设备 科存档。 1) 设备 科职责 : 分专业落实设备开炉前的状况,确认设备是否具备开炉条件;机械:负责;电气:负责;工辅系统:负责。 2) 检修 车间职责:负责落实 转炉干法除尘、 炉下车辆、转炉本体、氧枪系统、氧气氮气阀门站、各氮封点、液压及下料系统、炉鳆风机、底吹系统等是否具备开炉条件; 设备检查、确认 原材料、工器具准 备 人员到位 烘炉 开新炉 相关系统检查确认 负责检查活动烟罩冷却状况、各烟道连接情况、一次除尘、二次除尘、浊环系统、汽化系 统、供水系统等是否具备开炉条件; 设备确认的要求 1) 要求各电气接线及液压、润滑管路安装无误,液压及润滑管路已经冲洗干净,各运动部件无干涉、无卡阻、运转自如、电流、电压、压力、各检测元件位置及动作符合设计要求、各连锁保护程序完善。 2) 设备参数符合要求。 设备的参数准确无误,符合设计要求,符合工艺要求,无矛盾之处。 3) 各操作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各设备运行正常,运转可靠,各系统可协调运行。 具体确认表见 附 表。 . 烘炉方案 (一) 转炉烘炉前准备 1. 烘炉前转炉 一助手 要仔细检查氧枪对中情况。 2. 新炉砌好后,转炉 车间 主任 、转炉 炉长 详细全面检查炉衬砌筑情况(是否满足砌筑标准),和所属设备、能源介质处于正常状态。 3. 开炉所用工器具是否到位,品种、数量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4. 转炉 一助手 测炉底标高 1)准备 30 米长的铅垂线 2)氧枪抬 至 米 (换枪点) 3)转炉摇至“ 0”位 4)转炉 一助手 在。 米平台氧枪氮封口处,将铅垂线垂直放至炉底后,上端与氧枪喷头取齐,通过测量放入铅垂线的长度获得氧枪喷头距炉底的实际高度( X 米);然后在氧枪升降小车轨道梁上取一与氧枪喷头同一高度处作一标记;然后用“手动”操作方式将氧枪降至 最底吹炼点。 米后计算氧枪喷头距炉底的实际高度,计算方法: X 米-(。 米- 米)= Y 米;用 Y 米来修正氧枪的操 作枪位也就是烘炉时的氧枪操作实际值。 、燃料、材料、热电偶准备 1)焦炭:在高位料仓准备 10t,低位准备 5t。 2)燃料:在。 米平台氧枪氮封口处准备柴油 120kg( 20kg/桶 10kg/ 桶 2)。 3)材料:在。 4 米平台氧枪氮封口处准备 二 捆布(规格: 500mm500mm), 10 把木把拖布,一部分硬纸板,木方 1 立方米(规格:100mm 100mm 1M)。 4)准备两只热电偶,一只长度为: , 一只长度为: 一块热电偶显示仪表,一根热电偶与仪表连接的导线长度为:炉后至转炉主控室的长度 (实地测量 )。 因公司生产准备网络要求转炉在砌完炉随时准备热试,转炉有可能砌完炉在零位停放一 段时间 ,需准备一 大苫布 ,在砌完炉后将炉口盖上。 、燃料、材料添加顺序、数量、热电偶安装时间和其 他工序准备 1)加焦碳前 转炉一助手 打开转炉底吹氮气, 流量控制在 80Nm3/h。 2) 转炉一助手 选择“手动”操作方式将氧 气支管切断阀关闭,后将氧枪下降至炉底 3m 处, 向炉内加入焦碳 6 吨。 3)焦炭加完后 转炉一助手 将氧枪抬至。 M(换枪点)处, 转炉摇炉工将转炉摇向出钢侧 20 度- 30 度,由 炉长 组织安装热电偶。 安装要求: 在出钢口处同时插入两支热电偶,一支伸入炉内 200mm,一支在出钢口内头部距炉衬内表明 50mm,用石棉布塞住出钢口,把热电偶固定好,用导线将热电偶与仪表连接。 完成上述操作后,摇炉至零位,关闭出钢侧挡火门。 4)由转炉 车间主任 在。 米平台氧枪氮封口组织 5 人往炉内投入引火木材,先是拆开散放,后又成捆的投入。 废旧布拆放好 浇上柴油浸好后投入炉内,同时投入一部分硬纸板,然后把 20kg/桶的 5 桶柴油顺氮 封口倒入炉内,同时把准备好的 10 把木把拖布用 10kg/桶的 2 桶柴油浸好准备点火。 1)烘炉过程对一次风机、二文喉口的要求:点火时,一次风机转速控制在 3040%, 15 分钟后一次风机转速控制在 60%;一次风机入口调节阀开度 100%,二文喉口开度: 3540%。 2) 转炉 烘炉 转炉一助手将 氧枪操作选择“手动”模式。 3) 转炉 烘炉 一助手将 投料操作选择“半自动”模式。 4)转炉 一助手 将氧枪降至炉底 4m 处 将氧气流 量调节阀开度调到 5%,再打开氧气快切阀开始 烘炉 ;观察炉口火焰情况调整氧枪枪位和氧气调节阀开度待炉内焦炭完全点燃后,氧枪枪位控制在 左右,工作压力控制在 Mpa 左右。 5)烘炉过程中焦碳投加时间、投加量,枪位、氧气压力、氧气流量、温度控制如下表: (参考) 吹炼时间(min) 枪位 (m) 氧气压力(MPa) 氧气流量( Nm3/h) 焦炭量( kg) 温度(℃) 0 3500 6000 5 2 3500 200 40 4300 400 70 5100 500 600 100 5900 1000 580 120 7000 800 130 7800 1000 140 8600 1000 950 160 9400 1100 170 10200 1000 1250 180 11000 1300 200 13000 1250 6) 转炉烘炉曲线如下: 烘炉曲线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时间(m i n )温度(℃)烘炉曲线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时间(m i n )温度(℃)烘炉曲线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时间(m i n )温度(℃) 注意事项: a) 开始烘炉枪位不易过低,观察炉口火焰变化,保证木材充分燃烧,待炉口火焰发亮时说明炉内焦炭大部分已燃烧,可以适当降低枪位。 b) 烘炉过程注意观察温度变化,控制枪位与氧气流量,保证温度缓慢均匀上升。 c) 当炉内温度变化不大或有下降趋势时说明炉内焦炭量减少,需马上添加焦炭(一次添加量不大于 1t)。 d) 每加一批 焦碳适当降低枪位 100200mm, 1- 2 分钟后恢复原枪位。 e) 控制炉内温度上升速度,保证 3 小时的烘炉时间和 3 小时后的炉内温度达到 1200 度以上。 7) 在烘炉结束前,转炉 炉 长确认铁水准备事宜。 8)烘炉结束后, 摇炉工 将转炉缓慢摇向兑铁侧 40 度, 转炉车间主任、炉长 观察炉膛的温度,火焰分布情况,有无明显的暗记。 9)摇炉工打开炉后挡火门,将转炉缓慢摇向出钢侧 20- 30 度,由炉长和炉前工从出钢口抽出热电偶,并用挡渣帽挡好出钢口,摇炉至零位,关闭炉后挡火门,以上工作完成后,准备兑铁开炉。 热试 第一炉 冶炼操作方 案 采用全铁水法开新炉,其任务是烧结好炉衬,炼成合格钢水,要求不过氧化、少倒炉、快速出钢。 转炉烘炉曲线图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烘炉时间/mi n温度/℃ 热负荷试车钢种计划及出钢温度、装入量、铁合金的设定 1)冶炼钢种: Q235B。 操作模式: 选择 “ 手 动”吹炼模式。 工艺路线: 转炉 吹 Ar 站 精炼 连铸。 装入量: 90t 铁水 2)出钢温度计算 标准 转炉 终点温度的确定: 温度计算 热试中包第一炉 热试中包第二炉 热试中包第三炉 液相线温度 1518℃ 1518℃ 1518℃ 中间包钢 水温度 1550℃177。 5℃ 1545℃177。 5℃ 1540℃177。 5℃ 连铸大包平台温度 1590℃177。 5℃ 1585℃177。 5℃ 1580℃177。 5℃ 精炼后温度 1600℃177。 5℃ 1595℃177。 5℃ 1590℃177。 5℃ Ar 站前温度 1600℃177。 10℃ 1595℃177。 10℃ 1590℃177。 10℃ 出钢温度 1690℃177。 10℃ 1680℃177。 10℃ 1670℃177。 10℃ 新炉衬 +20℃ +10℃ +10℃ 新出钢口 +10℃ +10℃ +10℃ 新钢包 +10℃ +10℃ +10℃ 计算转炉终点温度 1730℃177。 10℃ 1715℃177。 10℃ 1710℃177。 10℃ 3)铁合金计算 ( 1)钢种标准: 牌号 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Q235B 标准 ≤ ≤ 内控 18 工字钢 ≤ ≤ 14 工字钢 ≤ ≤ ( 2)出钢量 85t;终点: [C] % , [Mn]%, [ O ]1000ppm。 ( 3)合金成分: (待合金实际成分确定) 合金\元素 Mn% Si% C% Al% Ca% MnSi FeSi C 粉 ( 4)元素收得率: 元素 C Si Mn 收得率 85% 80% 90% ( 5)合金加入量 配加原则 (参考) : 合金 MnSi FeSi C 数量 kg/t 生产前准备 兑铁水前 30min, 炉长确定铁水准备情况 ,及时掌握铁水成分、温度。 开新炉第一炉,铁水装入量 90t。 铁水成分 要求 : 项目 C% Si% P% S% T ℃ 范围 ~ < ≤ ≤ 1300~ 1350 兑铁前, 炉长 首先根据铁水 成分和 温度,决定是否配加硅铁,铁水温度大于 1250℃时不配加硅铁,铁水温度小于 1250℃ ,铁水 Si%< % 时 需配加硅铁,硅铁配加量参考下表: 铁水温度(℃) 1240 1230 1220 1210 配加量( kg) 90 120 150 180 提前安排合金 工 、 炉 前工 在转炉平台上备硅铁 2t,需配加硅铁时,由摇炉 工、合金工 和炉前 工 将所需的 FeSi 装入废钢斗中 ,兑完铁水后翻入炉内。 摇炉 工、合金工 检查确认钢包、渣罐情况。 装料操作 转炉一助手 确认铁水装入量。 炉长确认 炉前无闲杂人员及障碍物 , 炉前 120176。 扇形范围内无人。 转炉一助手 按“打开” 炉前 挡火门按钮, 将炉前 挡火门全 程 打开 后再将 操作室防爆板降下。 摇炉 工缓慢将 转炉摇至“装料侧” 45176。 左右,视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角度不应过大。 由 炉 长监护 并 指挥 行车兑铁 完成装料作业。 铁水包到达指定位置 ,根据铁水包的兑入位置缓慢摇炉,将铁水缓慢兑入炉内。 ( 注意 : 炉子的倾动以及炉口与铁水 包 的距离,防止洒铁。 防止铁水 包 脱钩及其它事故的发生 ) 兑完铁水后,摇炉 工 确认铁水 包 已离开炉口,缓慢摇炉将 转 炉摇到炉后堵出钢口位置 约- 35176。 左右,由炉 前工 用挡渣帽将出钢口堵住。 摇炉 工 将 转 炉摇回 “零位”, 倾动手柄复位。 转炉一助手 按“关闭”炉前 挡火门按钮 待炉前 挡火门 完全关闭后开始 测液位操作 准备。 测液位操作 兑 完 铁 水后 ,炉 前工 和 转炉一 助手 准备好测液位的工具 (如:专用测杆,米尺等) ,上。 米平台 (氧枪水套平台) ,准备测量液位。 转炉一助手将氧枪操作 在 CRT 选择“ 手动 ”操作模式, 将氧气支路切断阀关闭。 转炉一助手将氧枪抬至换枪点。 米(换枪点),转炉一助手将转用测杆固定在氧枪喷头处(测杆超过喷头 米)后通知主控室内转炉一助手 降枪的同时 迅速离开 氧 枪水套周。阿城钢铁炼钢厂转炉热负荷试车方案及事故预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