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13课变换图形内容摘要:
相似左 右 左 右 第二次折叠 第一次折叠 图 18- 1 图 18- 2 比是 2, △ A2B2C2与△ ABC的相似比是22. (2) 在图 (2)中用与△ ABC、△ A1B1C△ A2B2C2 全等的格点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至少使用一次 ), 拼出一个你熟悉的图案 ,并为你设计的图 案配一句贴切的解说词 . 21. 如图所示,一段街道的两边缘所在直线分别为 AB, PQ,并且 AB∥ PQ. 建筑物的一端 DE 所在的直线 MN⊥ AB于点 M,交 PQ 于点 N.小亮从胜利街的 A处,沿着 AB 方向前进,小明一直站在点 P的位置 等候小亮. ( 1)请你在图 10中画出小亮恰好能看见小明时的视线,以及此时小亮所在位置(用点 C标出); ( 2)已知: MN=20 m, MD=8 m, PN=24 m,求( 1)中的点 C到胜利街口的距离 CM. 22.用四块如图①所示的正方形瓷砖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使拼成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 请你在图②、图③、图④中各画一种拼法 (要求三种拼法各不相同,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 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②、③是由三角形①依次旋转后所得的图形. ( 1) 在图中标出旋转中心 P的位置, 并写出它的坐标; ( 2) 在图上画出再次旋转后的三角形④. 胜利街 光明巷 P D A 步行街 M N 建筑物 B Q E - 11O③②①yx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D E A B C F 图 12- 3 24. 探索 在如图 12- 1至图 12- 3中,△ ABC的面积为 a . ( 1)如图 12- 1, 延长△ ABC的边 BC到点 D,使 CD=BC,连结 DA.若△ ACD的面积为 S1,则 S1= _________(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 2)如 图 12- 2,延长△ ABC的边 BC到点 D,延长边 CA到点 E, 使 CD=BC, AE=CA,连结 DE.若△ DEC的面积为 S2, 则 S2= _________.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并写出理由; ( 3)在图 12- 2的基础上延长 AB到点 F,使 BF=AB,连结 FD, FE,得到△ DEF(如图 12- 3).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S3, 则 S3= _________(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发现 像上面那样,将△ ABC各边均顺次延长一倍,连结所得端点, 得到 △ DEF(如图 12- 3),此时,我们称△ ABC 向外扩展了一次.可以发 现,扩展一次后得到的△ DEF 的面积是原来△ ABC 面积的 ________倍. 应用: 去年在面积为 10m2的△ ABC空地上栽种了种 花卉.今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把△ ABC向外进行 两次扩展,第一次由△ ABC扩展成△ DEF,第二次由 △ DEF扩展成△ MGH(如图 12- 4).求这两次扩展的区域(即阴影部分)面积共为多少 m2。人教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13课变换图形
相关推荐
的轮廓以及圆屋顶。 第 5 步:选定 工具,在类型框中选定其中的 形刷子。 第 6步:选择适当的前景色,然 后在画布上拖动鼠标指针,画出树干和树枝。 第 7 步:选择 形的刷子,画出天空中的小鸟和地上的小草。 第 8 步:选择 工具以及适当的前景色,为画面中的天空、 学生听课 学生观察并思考 学生听课 掌握利用刷子绘画的方法与技巧。 多 媒 体 广 播 PPT课件 小鸟、房子、树木、小草
b. 分封制依循什么原则。 以宗法制 为基础的分封制怎样划分社会成员的关系。 c. 礼乐制度是用来做什么的。 你能举例 说明什么是礼乐制度吗。 ② 拓展思考: a. 周朝时怎样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放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后面) b. 你认为礼乐制度 有什么用处或者有什么害处。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 礼乐制度吗。
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你知道米诺斯国王的王宫是怎样的吗。 请同学们看图。 这就是传说中的地下迷宫,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证明了传说中的迷宫确 实存在。 他也证明了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已经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他是古希腊文明的先河。 请同学们在古代希腊图中找到两个著名的城邦:雅典与斯巴达。 阅读课文内容第 51- 52 页,比较这两个城邦的地理位置与管理形 式有什么不同。 学科王 生:雅典临海
生阅读和讨论,并请一些学生发表评论。 ) ( 2) 综合任务二:请你为班刊 出份力。 老师请你帮忙完成一个紧急任务:班上要出一期班刊,所有稿件都需要用电脑排版打印输出。 但现在最紧要的就是把稿件输入到电脑中,分配给你们的稿件内容如课本第 51页图160所示。 (学生操作实践,教师检查督促。 ) (提醒学生:如果要输入中文标点时,可以阅读课本 52 页的相关内容。 )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我主要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明了:明确了解教学目标,掌握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对网络生活有个感性的认知。 探究:该部分内容学生较好理解,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难点,也相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感受本节知识点。 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
们可以用“拷贝 帧”和“粘贴帧”命令进行复制。 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复制的(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复制过程)。 师:通过复制,即能使两个关键帧完全相同,同时也节约了我们的制作时间。 师:下面同学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试着做弹性球的运动动画,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出示两个提示: 提示一:要想准确地确定对象在舞台中的位置,可以根据舞台中的网格线。 动画发布后,网 络线不会显示在画面中。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