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的长征课件1内容摘要:
______,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金沙江 1936 10 甘肃 大渡河 泸定桥 吴起镇 时间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至四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毛泽东 (前三次) 博古 李德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失利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红军的五次反 “ 围剿” 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 50万 第五次 8万 军队人数 长征的开始 成功 博古、李德 湘西 敌人已布下口袋阵 毛泽东 贵州 敌人力量薄弱 遵义会议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1934年 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的长征课件1
相关推荐
课后练习 当堂训练 情感升华 家国情怀的培养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三、教 学 过 程 全 民 族 抗 战 归纳小结 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导学案 落实基础 整体感知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后练习 当堂训练 情感升华 家国情怀的培养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三、教 学 过 程 全 民 族 抗 战 归纳小结 : 阅读第一子目内容,填写下表并思考问题 1。 如有不能解决的,请做好标记,留待小组讨论。
937年 7月 7日 卢沟桥 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日本于是对卢沟桥守军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 结果: 影响: 平津陷落 ①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②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 九一八事变 —— 局部抗战 卢沟桥事变 —— 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第二次合作)
于武汉” 9月 17日 日军进攻被视为武汉“锁钥之地”的田家镇; 9月 28日 中国军队被迫从田家镇撤退; 10月初 日军抵进江西瑞金西南的万家岭地区,中国军队获胜,史称“万家岭大捷”; 10月下旬 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武汉; 10月 25日 国民政府于 25日放弃武汉。 历时 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结束 既然武汉失守,为什么又说武汉保卫战仍有重大意义。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
在连上,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主要的进攻 目标 是哪里。 结果 怎样。 是受 哪国 革命的影响。 以俄为师,坚持城市斗争的道路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1)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 (2)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思考: 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
的主要对象: 张作霖 1875~ 1928 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吴佩孚 1873~ 1939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孙传芳 1885~ 1935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北伐军兵分三路: 一路指向湖南、湖北; 一路指向江西; 一路指向福建、浙江。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叶挺 1896~ 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新四军军长 夺取汀泗桥、贺胜桥 1926年 9月
法的诞生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体现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人民意志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革命胜利的总结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段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