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课件1内容摘要:
在连上,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主要的进攻 目标 是哪里。 结果 怎样。 是受 哪国 革命的影响。 以俄为师,坚持城市斗争的道路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1)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 (2)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思考: 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革命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和 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革命才会成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1927年 10月,毛泽东率领 “ 三湾改编 ”后的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到 1928年春,根据地便初步建立起来了。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确定了进军方向后,毛泽东选择了将 井冈山开辟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比其他地区,井冈山有哪些 优势 呢。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 井岗山风景 •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井冈山位于江。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课件1
相关推荐
______,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金沙江 1936 10 甘肃 大渡河 泸定桥 吴起镇 时间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至四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毛泽东 (前三次) 博古 李德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失利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课后练习 当堂训练 情感升华 家国情怀的培养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三、教 学 过 程 全 民 族 抗 战 归纳小结 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导学案 落实基础 整体感知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后练习 当堂训练 情感升华 家国情怀的培养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三、教 学 过 程 全 民 族 抗 战 归纳小结 : 阅读第一子目内容,填写下表并思考问题 1。 如有不能解决的,请做好标记,留待小组讨论。
937年 7月 7日 卢沟桥 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日本于是对卢沟桥守军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 结果: 影响: 平津陷落 ①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②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 九一八事变 —— 局部抗战 卢沟桥事变 —— 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第二次合作)
的主要对象: 张作霖 1875~ 1928 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吴佩孚 1873~ 1939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孙传芳 1885~ 1935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北伐军兵分三路: 一路指向湖南、湖北; 一路指向江西; 一路指向福建、浙江。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叶挺 1896~ 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新四军军长 夺取汀泗桥、贺胜桥 1926年 9月
法的诞生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体现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人民意志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革命胜利的总结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段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物距 u 晶状体 (焦距 f) 像距 v 视网膜 当物距 u变化时 , 像距 v不发生变化 , 焦距 f可以调节 如何调节焦距 f。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看远处时: 晶状体曲度变小,焦距变长 ,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看近处时: 晶状体曲度变大,焦距变短 ,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