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北伐战争课件1内容摘要:
的主要对象: 张作霖 1875~ 1928 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吴佩孚 1873~ 1939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孙传芳 1885~ 1935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 北伐军兵分三路: 一路指向湖南、湖北; 一路指向江西; 一路指向福建、浙江。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叶挺 1896~ 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新四军军长 夺取汀泗桥、贺胜桥 1926年 9月,北伐军占领汉口和汉阳, 10月 10日攻克武昌,全歼吴佩孚部主力。 北伐军在江西战场和福建战场也都取得了胜利。 冯玉祥五原誓师 五原 吴佩孚 兵力 20万 孙传芳(兵力 20万) 张作霖 兵力 35万 广州 冯玉祥 叶挺 长沙 广州 兵力 10万 上海 南昌 南京 郑州 济南 北京 沈阳 武汉 武汉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五原 1927年元旦武汉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北伐胜利 及国民政府迁至武汉 周恩来 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武装起义胜利 ,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北伐战争课件1
相关推荐
在连上,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主要的进攻 目标 是哪里。 结果 怎样。 是受 哪国 革命的影响。 以俄为师,坚持城市斗争的道路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1)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 (2)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思考: 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
______,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金沙江 1936 10 甘肃 大渡河 泸定桥 吴起镇 时间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至四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毛泽东 (前三次) 博古 李德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失利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课后练习 当堂训练 情感升华 家国情怀的培养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三、教 学 过 程 全 民 族 抗 战 归纳小结 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导学案 落实基础 整体感知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后练习 当堂训练 情感升华 家国情怀的培养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三、教 学 过 程 全 民 族 抗 战 归纳小结 : 阅读第一子目内容,填写下表并思考问题 1。 如有不能解决的,请做好标记,留待小组讨论。
法的诞生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体现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人民意志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革命胜利的总结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段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物距 u 晶状体 (焦距 f) 像距 v 视网膜 当物距 u变化时 , 像距 v不发生变化 , 焦距 f可以调节 如何调节焦距 f。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看远处时: 晶状体曲度变小,焦距变长 ,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看近处时: 晶状体曲度变大,焦距变短 ,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的
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 如果不正确 , 请给出正确答案 . ( 1) a2 247。 a = a2; ( 2) a+a2 = a3; ( 3) a3 a3 = a6; ( 4) a3+a3 = a6. 4. 填空: ( 1) 108 247。 104 = 10( ); ( 2) ( b )6247。 ( )2 = ( b )( ) 21解:错,结果应为 a ; 解:错, a+a2已是最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