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6单元中国的概况内容摘要:
时 ┃ 要点探究 [解析 ] 此题考查了主要地形区的自然景观特征。 “ 远看是山 、 近看是川 ” 描述的是青藏高原; “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 是对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描述; “ 石芽 、 石林 、峰林 、 溶洞等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 ” 描述的是云贵高原;“ 一山有四季 、 十里不同天 ” 说明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横断山脉地形复杂 , 海拔高差悬殊 , 导致气候也多变 , 故形成 “ 十里不同天 ” 的气候。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中国的气候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考点 1 读我国 1月、 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 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南北温差 ________,越往北气温越低。 2.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 南北温差不大。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____________, 原因是海拔高 , 气温低。 大 青藏高原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 2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 我 国 降 水 地 区 分 布 的 规 律 是 : 年 降 水 量 从____________向 ____________递减。 2. 我国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规律是:夏秋多 , 冬春少;南方雨季长 , 北方雨季短。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 3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1. 根据 ≥ 10℃ 的活动积温 , 我国从北往南可以划分为寒温带 、 中温带 、 暖温带 、 亚热带 、 热带五个温度带 , 另加一个高原气候区。 2.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 我国可以划分成湿润地区 、 半湿润地区 、 半干旱地区 、 干旱地区 , 这导致不同地区的植被也就不同 , 依次对应是森林 、 森林草原 、 草原 、_____________。 荒漠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 4 我国的气候特征 1. 季风气候显著。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 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雨热 ________, 即高温季节和多雨季节都在夏季 , 这种雨热同期的气候对我国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2. 气候复杂多样。 它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同期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考点整合 考点 5 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灾害 多发季节 原因 危害 台风 夏、秋季节 热带气旋活动强烈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洪涝 夏季 连续性降水 洪水泛滥 寒潮 冬、春季节 强冷空气入侵 严寒、大风、霜冻 干旱 全年 降水异常偏少 粮食减产、用水困难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怎样读“我国 1月平均气温图” 中小学课件 (1)根据气温数值的变化 , 发现气温递变规律 从图上找出不同的等温线 , 由此发现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 , 即越往北 , 气温越低。 (2)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和突变部分 , 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 从图中我们看到等温线在我国陆上分布时 , 并不是一条直线。 我们以 0℃ 等温线 (图中最粗的那条线 )为例 , 可看出0℃ 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 — 淮河一线 , 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 , 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的原因。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中小学课件 (3)找出 0℃ 等温线 , 认识其意义 0℃ 等温线在我国 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 在此线以北平均气温都低于 0℃ , 在此线以南都高于 0℃。 (4)分析我国等温线的疏密程度 , 了解我国气温差异 等温线的疏密程度 , 表示了气温的差异。 等温线越密集 , 说明气温差异越大 , 等温线越稀疏 , 说明气温差异越小。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 南北所跨纬度很大。 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 亚欧大陆的腹地 , 东南濒临世界上最大的水面 —— 太平洋 , 西南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 青藏高原 , 所以我国气温差异大 , 在图上就表现出等温线很密集。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中小学课件 (5)读我国最南 、 最北气温数值 , 得出我国冬季气温特点 从图中可知:南方海口市平均气温是 16℃ 、 北方漠河市平均气温是- 32℃ , 计算得出我国南北 1月平均气温相差近 50℃。 可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很大的特点。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中小学课件 【 经典例题 】 例 1 [2020 亳州 ] 下列城市中 , 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 A. 广州 B. 海口 C. 哈尔滨 D. 合肥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解析 ] 我国 1月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C 中小学课件 ► 探究点二 以气候为主要因素的分界线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气候因素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要因素 , 气温和降水决定了各地区的河流流量 、 农业类型 、 植被 、 人文景观等诸多不同。 (1)800mm年等降水量线 , 也是 1月份 0℃ 等温线 , 这条分界线的地形名称为 “ 秦岭 — 淮河 ” 一线。 它是以下自然环境的分界线: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中小学课件 (2)400mm年等降水量线 , 这条地理分界线的地形名称为 “ 大兴安岭 — 阴山 — 贺兰山 — 巴颜喀拉山 ” 一线。 它是以下自然环境的地理分界线: ①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 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④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 经典例题 】 例 2 [2020 聊城 ] 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 , 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 , 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 , 柑橘满山 , 树木四季长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 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 A. 1月 0℃ 等温线的东段 B. 1600mm年等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D. 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A 中小学课件 (2)关于该地理界线南 、 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B. 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C. 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 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 、 玉米等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解析 ] 从题意中可得知这座奇特的山脉是秦岭 , 秦岭 — 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是 1月份 0℃ 等温线 , 所以其北方冬季河流结冰 , 南方不结冰;它还是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 所以其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 , 南方以水田为主;它还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 根据热量分配 , 所以其以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以南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D 中小学课件 ► 探究点三 影响我国的季风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1. 夏季风与冬季风的差异 季风类型 源 地 风 向 特 点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风 西伯利亚、蒙古 偏北风 寒冷干燥 __夏 __季风的进退规律 , 我国锋面雨带由南向北移动 , 各地降水时间不一样。 这也是造成我国水旱灾害__频繁 __的主要原因。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 经典例题 】 例 3 [2020 福州 ] 读 “ 冬季风示意图 ” ,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冬季风 ① 盛行风向为 (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图中冬季风 ② 吹向 ( ) A. 印度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A D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解析 ] 图中所示冬季风都来自亚洲内陆地区 , 一种是东北季风 , 吹向南亚 , 另一种是西北季风 , 吹向我国东部的太平洋。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变式题 1 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南北纬度跨度大 C. 东西经度跨度大 D. 地形多种多样 A [解析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 亚欧大陆东部 ,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 太平洋 ,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 形成了季风气候。 中小学课件 ► 探究点四 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 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 , 秦岭 — 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 我国沿海地区降水多 , 内陆地区降水少 , 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 , 西部内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类型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 经典例题 】 例 4 [2020 哈尔滨 ] 春节期间 , 哈尔滨冰天雪地 ,广州却鲜花盛开 , 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解析 ] 南北气候的差异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A 中小学课件 第 17课时 ┃ 要点探究 变式题 2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造的房屋屋顶坡度往往都很。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第6单元中国的概况
相关推荐
交界处建有 ________、三门峡等水利枢纽。 渭河 汾河 华北平原 龙羊峡 小浪底 中小学课件 考点 15 ┃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3. 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问题 成因 影响 治理措施 含沙量大 黄土高原________,植被覆盖率低,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进入黄河 使下游地区成为“ ______”,容易发生____灾害 在上、中游,尤其是 ________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
障 ( 2)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 3)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 4)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相互依存)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 ,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 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课堂练习: 1. “
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某种特殊的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进行数学运算、数字合称词的阐释、连续嵌入自然数等。 枯燥乏味的数字经文人之手,嵌入对联之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令对联朗朗上口。 数字联看上去只是由几个数字组成,可是却具有深藏不露的意义。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熟悉其性质,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解答。 中小学课件 3 . ( 20 14 荆州 ) 铁钉在下列情况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 ) A .在干燥的空气中 B .在潮湿的空气中 C .浸没在自来水中 D .浸没在植物油中 中小学课件 解析: 在干燥的空气中缺乏水蒸气,铁钉不容易生锈,故选项 A 错误;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故选项 B 正确;铁钉浸没在自来水中时,溶氧很少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 通入 NaOH溶液 HCl 通入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H2 先通过灼热的 CuO将其转化为水,再用浓硫酸或碱石灰吸收 CO 先通过灼热的 CuO将其转化为 CO2,再用NaOH溶液吸收 干燥剂 可干燥的气体 酸性 浓硫酸 酸性或中性气体 :H O COCO、 CH N SO HCl等 中性 无水氯化钙 H O CO、 CH N
龙头 (合理即可 ) 重难点二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一、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 温馨提示 】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详见 P69。 例 1(’ 12河南 )如图是甲、乙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20 ℃ 时, 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 30 g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