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1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word学案1内容摘要:
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 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带有专门知识的研究内容逐渐独立,形成专门的学科,如电子学、电工学等。 电学又可称为电磁学,是物理学中颇具重要意义的基础学科。 古人对于电的理解 自然界的雷鸣电闪,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要对雷电现象做出正确解释,在当 时是很困难的,因此人们在民间流传着各种神秘的和迷信的看法。 不过,雷电现象终究是自然界 固有的,人们能够控制并重复实现的电学现象是摩擦琥珀后可使它吸引纸 屑、芥子等微小物体的实验。 静电学的发展 公元前 600 年前后,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发现了当时的希腊人摩擦琥珀吸引羽毛。 但在当时人们认为“琥珀吸引微物是它们内在的能力”,并不能给出正确的结论。 天上的雷电和手中的琥珀在人们看来这些现象与磁石吸铁一样,属于物质具有的性质此外没有任何联系。 直到 18 世纪,通过美国人富兰克林著名的在雷雨中放风筝的实验,证明了雷电和摩擦带电 具有同样的属性。 在中国,西汉末年已有“碡瑁(玳瑁)吸偌(细小物体之意)”的记载;晋朝时进一步还有关于摩擦起电引起放电现象的记载“今人梳头,解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600 年,英国物理学家吉伯发现,不仅琥珀和煤玉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相当多的物质经摩擦后也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注意到这些物质经摩擦后并不具备磁石那种指南北的性质。 为了表明与磁性的不同,他采用琥珀的希腊字母拼音把这种性质称为“电的”。 吉伯在实验过程中制。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1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word学案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