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章牛顿第一定律word学案内容摘要:
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火车速度变化慢,表明它的惯性大,是因为它的质量大,与是否静止无关,故 B错误;乒乓球能被快速抽杀,表明它的运动状态容易发生改变,是因为它的惯性小,故 C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 D错误. 答案 C 1.(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认识 )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接触面摩擦相当小,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 答案 BD 解析 只要接触面摩擦存在,物体就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在水平面上就不能匀速运动下去,故 A错误.没有摩擦是不可能的,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 远无法做到的,故 B正确.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精度,但是仍然存在摩擦力,故 C错误;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故 D正确. 2.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答案 ABD 解析 牛顿第 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即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 A、 B 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 C错误, D正确. 3. (力与运动的关系 )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以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 ) A. 力是维持物体速度不变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 D 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车原来静止,在力的作用下小车开始运动,是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用较小的力就能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推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为零的缘故. 4. (对惯性的理解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受力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B.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C.已知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D.质量越大 的物体惯性越大 答案 D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惯性的大小与其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A、 B错误;物体的惯性大小仅由其质量大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C错误, D正确. 题组一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1.如图 1是伽利略的 “ 理想实验 ” ,根据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1 A.该实验为牛顿第二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B.该实验是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 其结果并不可信 C.该实验充分证实了亚里士多德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的结论 D.该实验是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 D 解析 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故 A错误.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其结果是可信的,故 B错误.伽利略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20xx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5章牛顿第一定律word学案
相关推荐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题研究的兴趣 引导: 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学习的平抛运动 ,总结得出平抛运动的定 义、特点和性质 . 学生分组实验:(自制实验仪器) 通过学生 动手实验,小组分析讨论,从刚才的二个实验中分析、归纳、总结 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提问 : 既然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那我们怎样来研究平抛运动。 提问:
再一次点火 , 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 2 相切于 Q 点 , 轨道 3 相切于 P 点 ,则当卫星分别在 3 轨道上正常运行时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2 A. 卫星在轨道 3 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 1 上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 3 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 1 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 1 上经过 Q 点时的速度大于它在轨道 2 上经过 Q 点时的速度 D. 卫星在轨道 2 上经过
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 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带有专门知识的研究内容逐渐独立,形成专门的学科,如电子学、电工学等。 电学又可称为电磁学,是物理学中颇具重要意义的基础学科。 古人对于电的理解 自然界的雷鸣电闪,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要对雷电现象做出正确解释,在当 时是很困难的,因此人们在民间流传着各种神秘的和迷信的看法。 不过,雷电现象终究是自然界 固有的
5176。 = 20 2 22 N= 20 N, F3y=- F3cos 45176。 =- 20 2 22 N=- 20 N, F4x=- F4cos 60176。 =- 20 3 32 N=- 30 N, F4y=- F4cos 60176。 =- 20 3 12 N=- 10 3 N. 四个力在 x 轴上的合力为 Fx= F1x+ F2+ F3x+ F4x= 20 N,在 y 轴上的合力为
量杯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 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 D.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的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 答案 A 解析 钢球与容器的侧壁接触,它们之间是否有弹力作用就看接触处是否发生弹性形变,但微小形变难以察觉,只能借助假设法判断. 假设容器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则钢球受重力和容器底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钢球将处于静止状态
变化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 对点例题 在下列选项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 ) A.研究导弹驱逐舰 “ 兰州 ” 舰以及导弹护卫舰 “ 衡水 ” 舰组成的远海训练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的航行速度时 B.对钓鱼岛进行遥感测绘时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解题指导 研究远海训练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的速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