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纺织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程序文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每天发生 每周发生 每月发生 每季发生 半 年以上发生或从不发生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 产生污染物的数量或噪声强度: 很多 较多 一般 较少 极少 5 分 4分 3 分 2分 1分 —— 环境因素的管控状况或符合法规标准状况: 不受控 有受控,但并不彻底 完全受到控制 5分 3分 1分 —— 造成的危害程度: 对地球环境有严重破坏 ,或者造成的影响一年以上可恢复甚至不可恢复 5 分 对地球环境有严重破坏,或者造成的影响半年至一年可恢复 4 分 对地球环境有严重破坏,或者造成的影响一周或半年可恢复 3 分 对 地球环境有严重破坏,或者造成的影响一周内可以恢复 2 分 对地球环境有严重破坏,或者造成的影响一天内可以恢复 1 分 资源类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资源类评分综合得分 =A B C) 当分值高于 40 分时,应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 资源消耗、利用的频率: 每天发生 每周发生 每月发生 每季发生 半年以上发生或不发生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 资源消耗的规模: 很多 较多 一般 较少 极少 5 分 4分 3分 2 分 1分 —— 资源的管控状况: 无管理措施,浪费严重 管理不彻底,轻微浪费 有效管理,合乎要求 5 分 3分 1分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工作条件危害性评价法: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个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危险性以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后果 D— 危险性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的判别标准 表 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判定 表 2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暴露 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的判别标准 表 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C)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100~300 万元 40 39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30~100 万元 15 12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10~30 万元 7 伤残 /经济损失 1~10 万元 3 重伤 /经济损失 1万元以下 1 轻伤(损失 1~105 工日的失能伤害) D— 危险性分值的确定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性程度,根据公司情况, D 值等于或大于 70分值以上的显著危险、高度危险和极其危险统称为重大危险; D 值小于 70 分值的一般危险和稍有危险统称为一般危险。 如表 4 所示。 表 4 风险性分值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 320 极 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5 160— 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4 70— 160 显著危险,需整改 3 20— 70 一般危险,需注意 2 <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根据经风险评价确定的重大风险,编制《 重大危险源清单 》。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 a)环境影响规模 b)严重程度 c)发生的频次 d)影响持续的时间 e)控制情况 f)相关方的要求 g)对组织公众形象的影响程度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 法 是非判断法 凡符合下列原则之一,可结合公司实际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a)超标排放的污染物。 b)使用量占成品生产成本 8% 以上的原材料。 c) 消耗量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资源、能源。 d) 可回收利用,而未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 e) 对企业发展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 f) 潜在的、发生后对环境会造成较大影响或财产损失的环境因素。 g) 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和危险化学品名录的物质。 h)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明文规定的。 i)过去超标排放,后建立治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的污染物。 j)相 关方投诉较多的问题。 k) 可回收利用,而没有回收利用的资源、能源。 l) 发生过污染事故或伤亡事故。 m) 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超过 30 吨者。 .1 专家评价法 由公司或有关责任单位 /部门召集具有一定环保专业知识的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根据本程序所列评价依据和专家的经验与学识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评出是非判断法涵盖不了的部分重要环境因素,并由专家签字确认。 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工作流程 公司或有关责任单位 /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单位所涉及的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及 办公室 、 生活区、试验室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评价、评审,编制《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 重大危险源清单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 重大环境因素登记表 》,并于年底(公司在成立后 1个月内)归口上报下年度()《 重大危险源清单 》、《 重大环境因素登记表 》。 对一般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应编制控制措施 /作业指导书 /技术交底,并组织实施;对 重大危险源 、重要环境因素应按《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实施控制。 办公室 及财务部门 负责对公司所属上报的《 重大危险源清单 》、《 重大环境因素登记表 》分别归口收集备案 ,并在年初协同进行评价,确定和编制公司《 重大危险源清单 》、《 重大环境因素登记表 》, 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后实施动态控制。 、环境因素更新 每年 12 月由 办公室 组织对环境因素进行一次重新识别并评价,并编制新的环境因素 /危险源汇总评价表及重要环境因素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环境因素危险源 /进行识别与评价,更新重要环境因素 /危险源: a)组织的活动发生变化。 b)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 c) 内审、外审及管理评审提出要求。 d) 出现事故、事件、不符合。 e) 生产工艺发 生变化。 f)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如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新产品等)。 g) 相关方抱怨或提出要求。 h) 设备、设施发生较大变化。 i) 其它情况需要时。 7 支持性文件 B0050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 B00502《 重大环境因素登记表 》 B0050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 B00504《 重大危险源清单 》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 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 JH/B006— 20xx) 1 目的 为实现公司的管理方针,控制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制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并为完成目标、指标而制定与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案。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体系所涉及到的部门。 3 术语和定义 引用公司《管理 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 相关文件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程序》、《事故、事件、不符合管理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 职责 总经理 负责批准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负责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信誉有重大影响,需要企业提供物质、资金及技术支持的管理方案的批准;并为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资源。 管理者代表 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的审核,负责批准发布公司年度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重要管理方案,并监督实施。 办公室 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 负责会同公司 生产部 及财务部 门制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确定公司年度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重要管理方案,负责对公司各部门上报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收集备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控制和监督检查。 是本程序的相关部门。 负责配合 办公室 制定公司环境目标、指标,确定公司年度环境重要管理方案,负责对公司各部门上报的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收集备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控制和监督检查。 是本程序的相关部门。 负责配合 办公室 制定公司职业健康目标、指标,确定公司年度职业 健康重要管理方案,负责对公司 各部门上报的职业健康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收集备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控制和监督检查。 6 工作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制定实施流程图(见下页) 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制定的依据: a) 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方针; b) 评价出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 c)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d) 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状况、运行和经营要求; e) 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 f) 体现环境污染的预防; g) 实施的进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者和协助 部门,明确完成的时间表),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 h) 体现方针的逐层分解,量化后纳入各相关部门,目标要明确,指标要具体可测量;既有挑战性,又能够完成; i) 资源、能源的节约。 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审批 a) 各部门应制定的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并根据业务归口分别上报公司 办公室 与财务部门备案,并组织实施; b) 各部门为实现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需要公司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专项技术资源予以支持时,其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需报公司办 公室 ,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列入公司年度计划,由指定部门组织实施; e) 由 办公室 与财务部,根据公司各部门上报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于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发布;制定年度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重要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发布、实施。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和检查 a) 公司各部门应对本单位制定管理方案得到有效实施进行控制,为实现目标、指标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资源,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b)公司 办公室 与财务部应按照已发布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根据 公司程序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规定,利用年度安全质量大检查、内审或指定专人负责的形式,对其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证,并填写《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表》。 如出现不符合,按《事故、事件不符合管理程序》执行。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评审与修订 a) 公司 办公室 与财务部应根据年中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完成情况的检查验证情况,对实施效果进行评审; b) 当出现下列情况, 办公室 与财务部应组织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增加评审。 ( 1) 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时; ( 2) 相关方提出要求时; ( 3)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完成有困难时; ( 4) 生产经营和组织机构变化较大时。 ( 5)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或发生重大事故时。 c) 评审结果要求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进行修订时,由 办公室 、财务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讨,确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修订和更新,更新后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按本程序“ ”的规定审批,实施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结果传递给相关部门。 7 支持性文件 B00601《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 方案 》 B00602《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表》 B0060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B0060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检查表 》 职责、权限、信息沟通与协商管理程序 ( JH/B007— 20xx) 1目的 为明确公司管理者和各业务部门职责与权限,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和反馈有关信息,对内促进公司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沟通,对外促进与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互动,做好信息的沟通管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