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北师大版数学四下12小数的意义二word说课稿内容摘要:
在上课开始, 对学生进行引导:老师想买彩带装饰下黑板,你们能帮我量出黑板有多长吗。 学生利用米尺测量可以发现黑板是比 2米还多出 36 厘米。 此时提问:如何以米为单位表示出黑板的长度呢。 在此,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带着问题和急于知道结果的好奇心进入本课的 学习,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以及数学的现实意义 (二)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 计了( 2)个活动 活 动一 : 黑板有多长。 ①课件出示米尺的直观图,结合直观图引导学生思考: 1厘米是多少米。 学生根据观察和以前的经验可以得出 1厘米一百分之 1米,也可以表示为 米 ②追问:那 36厘米等于多少米。 ③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预计学生会得出:36cm是 36个 1cm,是一百分之 36米,也可以表示为。 ④学生明确, 2米 36厘米以米为单位表示,需要单位换算的是 36厘米,因此 2米的 2 写在整数部分, 36cm写成 ,两部分和在一起就是。20xx春北师大版数学四下12小数的意义二word说课稿
相关推荐
( 1)怎样估计呢。 学生思考。 ( 2)学生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估计方法的不同。 ①估出两人各自的总分啦比较。 ②分别比较两人的专业得分与综合素质得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 算一算,高出多少分。 ( 1)学生独立探索,分别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方法一:(分步列式) +=(分) — =(分)
,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一些变化。 搬家在数学上我们叫它移动。 那么小数点移动后,小数的变化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规律呢。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自学提示: ( 1.)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 2.)总结规律,在组内说说自己的理解。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 右 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 上,老师小结归纳: 小数点向 右 移动 1 位, 得到的数是 原来的 10 倍;
类的关系 保持水土 有一定的作用 ,还可以作为检测 空气污染程度 的指示植物。 : ① 有些可食用 ,如 蕨。 ② 有些可供药 ,如 贯众。 ③ 肾蕨等可供 观赏。 ④ 满江红 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⑤ 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 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 煤。 ,或者在墙角和岩缝处 ,常常生长着一些低矮的植物 ,卷柏和葫芦藓就是
究。 ( 1)、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知 ( 2)、棱长是 10 厘米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 3)、 1 立方分米与 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 为什么。 说明了 1 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回顾一下自己的思维过程,说一说自己对这两个单位之间的理解。 二、思考升和毫升的进率。 如果一个正方体的容器从里量
1 立方米的空间。 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 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 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讲明,从里面两量 棱长为 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 1dm3,可以容纳 1 升的溶液。 1 升 =1 分米 3 1L = 1 dm3 1 毫升 =1 厘米 3 1ML =1
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板书) 探究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 10 的倒数怎么求呢。 生:把 10 就是看作 110 ,然后再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就得到它的倒 数了,所以 10的倒数是 101。 巩固练习。 课本 P33 的“试一试”。 重点解释 1 的倒数求法。 生: 1 可以看作 11 ,然后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还是 1,因此 1 的倒数还是 1。 师: 0 有倒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