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冀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内容摘要:
实际计算 : 118 12=1418(个)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数量关系 课 型 新授课 第四课时 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探索物品的单价、数量和金额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知道单价数量 =总价,速度时间 =路程,会用这两个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和关键 理解并掌握单 价数量 =总价,速度时间 =路程,会用所学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情境图 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 4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发票,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你们都在哪见过它。 它有什么作用。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出示课件,读下面的发票,从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发票中的单价、数量、金额各表示什么 ? ( 1)、解决问题 师:请计算课桌椅和书柜各花多少钱。 (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3)、总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 关系 板书:单价数量 =总价 总价247。 单价 =数量 总价247。 数量 =单价 出示铁路示意图。 (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估计一下,郑州和青岛哪个城市到北京的铁路短。 ( 2)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 1)一列快速客车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 118 千米, 5 小时行多少千米。 ( 2)一列普通客车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 98 千米, 7 小时行多少千米。 生:发票 生:为国家上税„„ 生:育才小学买了 62套课桌椅,每套 108元。 14个书柜,每个 215 元。 每件的价钱叫单价,买的件数叫数量,一共花的钱叫金额 生做一做 108 62=6696(元) 215 14=3010(元) 生:求课桌椅和书柜各花多少钱。 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生:根据单价数量 =总价,列式 108 62=6696(元) 215 14=3010(元) 济南到青岛的铁路长度为 393 千米。 青岛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生:郑州到北京短 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计算,总结数量关系式 118 5=590(千米) 98 7=686(千米)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板书:速度时间 =路程 路程 247。 速度 =时间 路程 247。 时间 =速度 三、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集体订正 四、总结 师:说说今天的收获。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五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 包 括 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的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 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的过程。 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 交换律、结合律 ,能运用乘法 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进行简便运算。 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 条理 性和对数学 结论的 确定性。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探索乘法 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 情境图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师: 回忆已经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你能用 字母表示出来吗。 二、 自主探索 乘法交换律 师: 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 乘法 是不是也有运算定律。 我们一起研究。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以下三组题, 并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64532○ 32645 20346○ 46203 18053○ 53180 师: 观察 每组两个算式的因数和它们的积,你 发现了什么。 师: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是乘法计算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叫乘法交换律。 师: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因数,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 a b=b a。 师:是不是任意的两个因数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 自己举例验证。 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饮料箱是怎样摆的吗。 师: 一共有多少箱饮料。 自己 算一算。 师: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 了什么。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乘都有这样的规律,我们再来计算 “试一试 ”中给出了两组题。 师:通过计算你 发现了什么。 师: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相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是: ( a b) c=a( b c) 生: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学生计算,填符号 64532=32645 20346=46203 18053=53180 学生观察后交流。 生:每组中的两个数相同,位置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学生举例验证。 生:从前面看,每排有( 6 4)箱有 5 排。 生:从侧面看,有 6 排,每排有( 4 5)箱。 生: 6 4 5=120 箱 生: 4 5 6=120 箱 (ab)c=a(bc) 生: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大小不变。 学生自主计算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三、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 1 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练一练第 1 题,填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左 边的两道题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右边的两道题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练一练第 2 题 师:请同学们看第 2 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生: 50 26 4 可以先算 50 4=200,再算 200 26=5200。 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生: 50 26 4 计算时也可以先交换 50 和 26 的位置,应用乘法交换律,再应用乘法结合律, 50 26 4=。20xx春冀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相关推荐
小组合作,完 成表格。 生:多边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个数 180176。 ,因为三角形的个数 =多边形的边数 2,所以 多边形的内角和 =(n2) 180176。 ( 3)当 n=12 时,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 当 n=12 时,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122) 180176。 =1800176。 三、练习 练一练 四、 总结 师: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板 书 设 计 多边形规律
;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用图表和表述研究过程的结果能力。 教具准备 各种动物的生殖资料 教 学 过 程 程 序 内 容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讲述:动物的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不同种类的动物是怎样产生后代的,让生命得以延续,使人类拥有更多朋友的呢。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新生命的诞生 交流汇报:各种不同的动物它们
且 该班 有几名 学生, 表演能力较强,能充分 调动 班级 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团队的力量,为今天的学习做好了行为上的储备。 所以我决定 采用 课前铺垫、课中构建 、 课后延伸的 的方法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演绎科学概念的完整思维过程,从而有效构建科学概念。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表演、讨论等形式实现科学与艺术表现,科学与语文 、 与思品课的整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小组内交流,教师指派展示,由对抗组同学对展示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为什么要减去 8。 教师评价展示交流情况,然后总结答题方法。 教学预设: 重叠的部分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 减去 8 的原因是这 8 名学生重复参加了比赛。 学生整理自己的答案。 当堂检测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不仅帮五一班同学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还从中学到了知识,真棒。
的分析和预测,并能进行比较。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观察下面的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 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师:首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读懂折线统计图上所表 示的数据,学会分析数量变化情况。 能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7 页第 4 题,强凋分类时应做到不重、不漏,养成细心的良好习惯。 :每个数中的“ 5”表示多少。 用线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 3 课时 数的读法和用图形表示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6~ 27 页。 教学目标: 能正确读出千以内的数,知道 10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百、几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在用卡片摆数、用不同图形在数位表中表示数的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