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冀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内容摘要:

实际计算 : 118 12=1418(个)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数量关系 课 型 新授课 第四课时 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探索物品的单价、数量和金额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知道单价数量 =总价,速度时间 =路程,会用这两个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和关键 理解并掌握单 价数量 =总价,速度时间 =路程,会用所学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情境图 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 4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发票,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你们都在哪见过它。 它有什么作用。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出示课件,读下面的发票,从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发票中的单价、数量、金额各表示什么 ? ( 1)、解决问题 师:请计算课桌椅和书柜各花多少钱。 (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3)、总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 关系 板书:单价数量 =总价 总价247。 单价 =数量 总价247。 数量 =单价 出示铁路示意图。 (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估计一下,郑州和青岛哪个城市到北京的铁路短。 ( 2)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 1)一列快速客车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 118 千米, 5 小时行多少千米。 ( 2)一列普通客车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 98 千米, 7 小时行多少千米。 生:发票 生:为国家上税„„ 生:育才小学买了 62套课桌椅,每套 108元。 14个书柜,每个 215 元。 每件的价钱叫单价,买的件数叫数量,一共花的钱叫金额 生做一做 108 62=6696(元) 215 14=3010(元) 生:求课桌椅和书柜各花多少钱。 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生:根据单价数量 =总价,列式 108 62=6696(元) 215 14=3010(元) 济南到青岛的铁路长度为 393 千米。 青岛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生:郑州到北京短 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计算,总结数量关系式 118 5=590(千米) 98 7=686(千米)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板书:速度时间 =路程 路程 247。 速度 =时间 路程 247。 时间 =速度 三、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集体订正 四、总结 师:说说今天的收获。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五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 包 括 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 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的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 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的过程。 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 交换律、结合律 ,能运用乘法 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进行简便运算。 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 条理 性和对数学 结论的 确定性。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探索乘法 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 情境图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师: 回忆已经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你能用 字母表示出来吗。 二、 自主探索 乘法交换律 师: 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 乘法 是不是也有运算定律。 我们一起研究。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以下三组题, 并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64532○ 32645 20346○ 46203 18053○ 53180 师: 观察 每组两个算式的因数和它们的积,你 发现了什么。 师: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是乘法计算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叫乘法交换律。 师: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因数,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 a b=b a。 师:是不是任意的两个因数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 自己举例验证。 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饮料箱是怎样摆的吗。 师: 一共有多少箱饮料。 自己 算一算。 师: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 了什么。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乘都有这样的规律,我们再来计算 “试一试 ”中给出了两组题。 师:通过计算你 发现了什么。 师: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相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是: ( a b) c=a( b c) 生: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学生计算,填符号 64532=32645 20346=46203 18053=53180 学生观察后交流。 生:每组中的两个数相同,位置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学生举例验证。 生:从前面看,每排有( 6 4)箱有 5 排。 生:从侧面看,有 6 排,每排有( 4 5)箱。 生: 6 4 5=120 箱 生: 4 5 6=120 箱 (ab)c=a(bc) 生: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大小不变。 学生自主计算 课堂练习 小结及家庭作业 三、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 1 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练一练第 1 题,填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左 边的两道题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右边的两道题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练一练第 2 题 师:请同学们看第 2 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生: 50 26 4 可以先算 50 4=200,再算 200 26=5200。 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生: 50 26 4 计算时也可以先交换 50 和 26 的位置,应用乘法交换律,再应用乘法结合律, 50 26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