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4课时内容摘要:
法交换律吗。 在验 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 2)( 255 ) 2 25 ( 52 )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小组合作学习 : ① 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② 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① 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② ④ 字母表示。 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20xx春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4课时
相关推荐
.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 180176。 ,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 180176。 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 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 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任务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 或。 问题:当杠杆平衡时 ,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先猜一下: 实验探究 1、阅读课本,思 考实验步骤 2、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注意成员分工,边实验边记录) 3、根 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若用 F F L 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中是指比较动力和阻力的大小。 若动力比阻力小,则省力。 反之,则费力。 引导学生说出 ① 问中是指比较动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和阻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的大小。 若动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小,则省距离。 反之,则费距离。 ⑶ 根据上述的分析推断一下,等臂杠杆的情况是怎样。 生活中的杠杆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一类杠杆,如: 剪刀 瓶 起子 筷子 镊子 钳子
,并指名板演。 练习四第 2题 (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 (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 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练习四第 4题 (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 (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 2)指名板演,其他 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练习四第
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 和 毫升。 (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 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 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 教具演示。 ① 1升( L) =1000毫升 (mL) 将 1升 的水倒入 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 1升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1千克 =1000 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