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克与千克第1课时ppt课件内容摘要: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1千克 =1000 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 观察主题挂图。 (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 )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 )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20xx春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克与千克第1课时ppt课件
相关推荐
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 和 毫升。 (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 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 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 教具演示。 ① 1升( L) =1000毫升 (mL) 将 1升 的水倒入 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 1升
,并指名板演。 练习四第 2题 (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 (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 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练习四第 4题 (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 (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 2)指名板演,其他 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练习四第
法交换律吗。 在验 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 2)( 255 ) 2 25 ( 52 )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小组合作学习 : ① 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② 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① 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②
练习 四、探究应用: (课上完成并交流展示) 1.将如图所示放置的一个直角三角形 ABC( ∠ C=90176。 ),绕斜边 AB 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图中四个图形中的 _________(只填序号). 2.如下图(左)所示,说出下列四个图形各是由哪些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 答: 3.如 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
冻时间 (单位:分)有什么样的关系。 师生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得出答案.教师板书学生给出的答案,同时提醒学生关注零下 273℃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 用实际问题引出现实中的反比例关系,为后续的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做好铺垫.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量与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体会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函数关系,激发探究兴趣. 2.观察感知,理解概念 针对学生的答案,提出一系列问题: 问题 3
数量∕本 199 318 205 244 125 259 ( 1)新华小学平均每个班级捐书多少本 ? ( 2)二年级平均每人捐 3本,这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二)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对照复习提纲,浏览教材 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 标注) 三、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