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5杜甫诗三首内容摘要: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 竟是怎样造成的。 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 “ 画图省识春风面 ” 对此做了交待。 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 7。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 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 “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 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 可见,昭君 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 刘献廷 咏昭君词 曾闻汉主杀画师 ,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 ,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 ,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 “ 环珮空归月夜魂 ” 中的 “ 空 ” 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 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 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 怎不伤心。 一个 “ 空 ” 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 正因为元帝 “ 省识春风面 ” ,才有昭君 “ 一去紫台连朔漠 ” 的悲剧;正因为昭君 “ 空归月夜魂 ” ,才有其 “ 独留青冢向黄昏 ” 的凄凉。 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板书 ) 9。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 “ 怨恨 ” 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 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 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放 琵琶曲 ,渲染悲剧氛围 ,感染学生。 )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 “ 怨恨 ” ,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 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 “ 怨恨 ” 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 “ 怨 ” ,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 : 首联 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铺垫 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根源 铺垫 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 “ 咏怀 ” 二字不符。 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 略) 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 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 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书 昭君 画图省识 汉元帝诗人 漂泊西南 唐皇帝 身死异国 有志难展 借 古 伤 今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 附 : (1)诗的大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 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 江淹《恨赋》: 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 空归。 应上 向黄昏。 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 以娱之。 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 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 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登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 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 712~ 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 “ 少陵野老 ” ,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 “ 诗史 ” ,他亦被称为 “ 诗圣 ”。 杜甫出 生在 “ 奉儒守官 ” 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 岁学诗, 15 岁扬名。 20 岁以后可分 4 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至天宝四年( 745),杜甫过着 “ 裘马 清狂 ” 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 20 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涉世不深) (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 746- 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5杜甫诗三首
相关推荐
.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 答案 C 2.下列固体中全是由晶体组成的是 ( ) A.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 B.石英、玻璃、云母、铜 C.食盐、雪花、云母、硫酸铜、松香 D.蜂蜡、松香、橡胶、沥青 答案
的电阻可忽略 , 当导体棒向左滑动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图 6 A. 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d 到 c, 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b 到 a B.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c 到 d,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b 到 a C. 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d 到 c, 流过 r 的 电流为由 a 到 b D. 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c 到 d, 流过 r 的电流为由 a 到 b 练习 1: 如图
百步而后止 , 或 五十步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士兵跑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五十步而后止。 以 五十步 笑 百步 ,停下来。 拿逃跑五十步的行为取笑逃跑一百步的行为, 则 何 如。 ”那么怎么 样呢。 ” 好 h224。 o战: 喜欢打仗。 请: 请允许我。 第一个 “ 以 ” : 用。 喻: 打比方,作说明。 填然: 咚 咚地。 填 : 拟声词,模拟鼓声。 然 : 形容词词尾
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10ml 10ml …… 10ml ( △个 ) 用△表示流水的时间 二、合作探索 返回 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时间的节水量 每分钟节水 10ml 节水量 :10 a a分钟 10ml 10ml 10ml 10ml …… 10ml ( a个 ) 用 a表示流水的时间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表示数。 通常用字母 t表示时间, t分钟的节水量表示为 10 t。 二、合作探索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
不明。 B 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03)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 2020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歧 义 例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 2020年世界杯足球赛。 ( 03全国卷) 例 我看我们单位保管就很好。 —— 词义两可 例 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