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第3节比热容内容摘要:
和煤油的初温度和末温度。 由于电热器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认为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相等。 实验时我们观察水和煤油温度的变化。 实验开始。 先请同学测量水和煤油的初温,现在开始加热,接通电路。 (操作并搅拌。 三分钟后记录水和煤油升高到的温度,并写在黑板上) 从实验记录可以分析出以下 几点: ①相同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 ②煤油的温度升高的多。 ③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要升高同样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应该长,即,水应该吸收更多的热量。 可见,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同样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 二、比热容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同样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等这一热学性质,我们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相等,也是它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 /(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3.巩固比热容的概念和单位。 水的比热容是 103 焦耳(千克 ℃)。 它的物理意义是一千克水,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是 103 焦耳。 请大家读第 132页的比热容表,并解释物理意义。 (学生读、讲)。20xx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第3节比热容
相关推荐
汽油机工作中一个周期的四个冲程,引导学生得出: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 在一个工作循 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 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互动 3:燃料的热值。 明确 教师提出问题 :燃料的种类很多,固体燃料有木柴、煤等,液体燃料有汽油、柴油等,气体燃料有煤气、天然气等。 根据你的经验
置。 预设: “元 ” 的两横略向右上倾斜,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要写得舒展、到位。 “钟 ” 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竖要直。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 7 个生字。 设计意图: 本环节遵循 “ 识写结合 ” 的原则展开教学,即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起来,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
两个字特别难, (燕、瓢 )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 ,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 “ 词语跷跷板 ” 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的特点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五、仔细观察
变反应生成的 D.可燃冰燃烧时核能转化为内能 题五: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 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 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思维拓展 题一: 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具有能量,称为风能。 风能具有来源丰富、安全卫生等优点。 图 甲
有吸水性 和腐蚀性 无色 粘稠 液态 98% 无气味 无现象 —— 盐酸的化学性质 (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在 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 12ml)的稀盐酸,然后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不变色 变红 如果酸液沾到皮肤上,请及时用清水清洗,不用慌。 操作 取少量稀盐酸 , 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取少量稀盐酸 , 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 现象 结论
为 ________。 (2)碘酒中的溶质为 ________,溶剂为 ________。 (3)家庭厨房中常用餐洗净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说明餐洗净具有________。 【 解析 】 (1)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形成的溶液叫做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2)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的简称 ,其中碘是溶质 ,酒精是溶剂。 (3)餐洗净具有乳化作用 ,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