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1-1内容摘要: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张秘书广泛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细致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 不易之论. . . .的人事改革方案的初稿。 B .虽然苏轼一直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但他 光风霁月. . . .,超脱于蝇营狗苟的政治斗争之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将得失置之度外。 C .近日,中共中央提出了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等八项规定,此举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了 好整以暇. . . .、办事疲沓的官员们,无疑是一剂良药。 D .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 村,终究要自食其果. . . .,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E .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 “ 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 ” ,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 “ 召唤恶魔 ” , 玩火自焚. . . .。 解析 A 项,不易之论:易:改变。 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不合语境。 B 项,光风霁月:形容清新明净的气候和景象。 也用于比喻襟怀坦白、心胸开阔的高尚品德。 C 项,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繁忙之中,仍能严整有序,从容不迫,感情色彩错误。 D 项,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E 项,玩火自焚:比喻干 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考向二 望文生义 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不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出现错误的判断。 且做且思 Q I E Z U O Q I E S I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例 1 [ 2 0 1 6 全国卷 Ⅱ ] 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 目不交睫. . . .,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判断: ( ) 理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错误 “ 目不交睫 ” ,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句子给的语境是说快速变幻的布景 “ 令人看不过来 ”。 显然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 2 [ 2 0 1 6 全国卷 Ⅱ ] 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 厝火积薪. . . .,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判断: ( ) 理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错误 “ 厝火积薪 ” ,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句子给的语境是事先做好准备。 显然 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 3 随着一批实力雄厚的房地产项目落户本市,人们发现,在不经意间,这个南部新城刮起了一种时尚健康、宜室宜家. . . .的居家风潮。 判断: ( ) 理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错误 “ 宜室宜家 ”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语出《诗经 周南 桃夭》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 宜 ” 为和睦, “ 室 ”为夫妇所居, “ 家 ” 为一门之内。 后因以 “ 宜室 ” 指夫妇和睦, “ 宜家 ” 指家庭和睦。 例 4 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 率尔成章. . . .,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熠熠生辉。 判断: ( ) 理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错误 “ 率尔成章 ” , “ 率尔 ” 指 “ 轻率地 ” 不经构思,随意着笔,形容写作粗疏。 句中把 “ 率尔 ” 理解成了 “ 直率 ” ,属望文生义。 例 5 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 三人成. . .虎.,众志成城。 判断: ( ) 理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错误 “ 三人成虎 ” 的意思是说,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 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句中要表达的意 思是 “ 人多力量大 ” ,属望文生义。 技法探究 J I F A T A N J I U 巧妙破解 “ 望文生义 ” 望文生义,是成语运用题中常见的错误之一,解题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 ) 把握关键语素。 如 [ 例 4] “ 率尔成章 ” 的 “ 率尔 ” 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是 轻率 的意思。 ( 2 ) 探 究成语源头。 如 [ 例 3] 中的 “ 宜室宜家 ” ,语出《诗经 周南 桃夭》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 “ 室 ” 为夫妇所居, “ 家 ” 为一门之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女子出嫁 ( 之子于归 ) 后,使家庭变得和睦,形容女性有德行,后因以形容 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所以把 “ 家 ”“ 室 ” 理解成房屋就属于望文生义了。 ( 3 ) 关注成语的深层含义和具体语境。 如 [ 例 5] “ 三人成虎 ” ,表面意思好像是说三个人就能成虎,但真实意思是说三个人 说城中有虎 ,就有人信以为真,所以理解成语不能只从表面理解,否则就会曲解成语了。 知识小贴士 Z H I S H I X I A O T I E S HI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 .不刊之论:刊,古代指削除错字。 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不能理解为字面的 “ 不能刊登、发表的言论 ”。 2 .不名一文:不能理解为不值一分钱,而是说极其贫穷。 此处的 “ 名 ” 是 “ 占有 ” 的意思。 3 .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跟 “ 下里巴人 ” 相对 ) 4 .信手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也指随意涂画。 如: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手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 不能理解为 “ 经常练习画画 ” ) 5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 能误解为很久以前。 6 .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家产,不以国事为念,胸无大志。 不能理解为买田购房。 7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假,借。 如:借书最忌全书一套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全书成为残本。 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 8 .文不加点:汉 祢衡《〈鹦鹉赋〉序》: “ 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 不是不加标点 ) 9 .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如: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 ( 成语义显然不是花钱大方 ) 10 .升堂入室:《论语 先进》: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也作 “ 登堂入室 ”。 11 .侧目而视:斜着眼看人。 形容敬畏或愤恨不满的神情。 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 这里错解为 “ 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 ) 12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如: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 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 13 .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如: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令人十分痛心,到头 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 不是 “ 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 的意思 ) 14 .危言危行:《论语 宪问》 “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 指不畏危难而直言敢为。 如:在没有约束的自由的互联网环境中,政治辩论很可能会导致不健康、不可靠的危言危行产生,并误导公众。 ( “ 危 ” 不是危险,而是正直 ) 15 .下里巴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如: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 这里错解为 “ 普通的乡下人 ” ) 16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如: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 这里错解为 “ 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 ) 17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 多用于否定式 )。 如: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和助教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 B 球队望其项背。 ( 误解为 “ 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 ” ) 18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如:运 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 误解为 “ 衣服不合身 ” ) 19 .不赞一词:《史记 孔子世家》: “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 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如: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 这里错解为 “ 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 ) 20 .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迅速消除。 如: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 这里错解为 “ 冰块解冻 ” ) 21 .洛阳纸贵:《晋书 左思传》 “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理解成物价上涨。 22 .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如:解决好职工和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是学校领导首当其冲的任务。 ( 这里错解为 “ 首要的 ” ) 23 .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不可理解为只有一只眼。 24 .高山景行:《诗经 小雅》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不指高山美景,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25 .人言啧啧:此词中的 “ 啧啧 ” 指不满意 地纷纷议论,与 “ 啧啧赞叹 ” 的 “ 啧啧 ” 不同义。 26 .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并非指学习教师的方法来运用。 27 .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 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建,倾倒。 28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责,求。 备,齐全。 ( “ 责 ” 不能理解为 “ 责怪 ” ) 29 .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 ( “ 爽 ”不能理解为 “ 爽快 ” ) 30 .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斟酌处理。 也作 “ 便宜从事 ”。 31 .心广体胖 ( p 225。 n ) :心胸开阔舒畅,体貌泰然安详。 也作 “ 心宽体胖 ”。 3 2 .义薄 ( b 243。 ) 云天:正义之气逼云天。 形容一身正气,为正义而斗争。 薄,逼近。 云天,高空。 边学边练 B I A N X U E B I A N L I A N 1 . [ 2 0 1 6 全国卷 Ⅱ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 目不. .交睫. .,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 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 厝火积薪. . . .,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 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 筚路蓝缕. . . .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 这次会谈并没 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 讳莫如深. . . .,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 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 安步当车. . . .向医院跑去。 ⑥ 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 苦心孤诣. . . .,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 . ①②⑤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⑥ 解析 本题从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