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民族复兴的新道路内容摘要:

工人人数 罢工次数 规模 斗争的形式 斗争的目标 辛亥革命前 60 万 65 次左右 几百人 分散斗 争 多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的经济斗争 辛亥 革命后— 1919 年 200万左右 130 多次 几千人 同盟罢工、联合斗争 转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已开始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 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 3)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深入民间,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各地建立 早期党组织。 引导学生观察早期共产党组织创建形势图( P103 图 7— 32),要求概括早期共产党组织分布地点的共同特点,并尝试说明原因。 【设问】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快速发展及其活动,表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它表明在中国正式成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的条件成熟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即将诞生。 教师要强调陈独秀、李大钊在党的创建工作中的贡献“南陈北李” 大家谈: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得出: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因为大会:①确立了党的名称:“中国共 产党”;②确立了奋斗目标: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