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内容摘要: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 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套、勤晒被褥。 保持教室、卧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 "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一、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二、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 时报告老师。 三、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或喝水。 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四、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查 看市场准入标志(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标示清楚、产品是否合格。 简介市场准入标志 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 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 选购。 第一批必须标注 食品共5类,分 别是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 酱油、醋。 第二批必须标注 志的食品共分10类,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及速冻米面制品。 第三批必须标注 食品共分13类,主要包括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蛋制品、可可制品、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五、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 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 ,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 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 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 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 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 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 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 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 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 “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 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六、如何识别食品标签1、必须标注的内容: 食品标签必须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正确标注各项内容。 包括食品的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及 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贮存指南、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保 质期等。 2、标签内容齐全,标签内容完整、 规范和真实。 3、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区别 保质期是指最佳食用期,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 标签内容和 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卫生质量;超过此期限,在一定的时间内食品仍然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是指推荐的最终食用期,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 ,产品的质量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2010年10月8日 宣食源性疾病: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它包括食物中毒、经食物中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一)夏秋季节多发,引起中毒的食品常常是动物性食品。 沙门氏菌病1)病原与中毒食品:包括仅感染人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和引起人食物中毒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 多发生在夏季,传播可通过水和食物,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食品,常由于食物存放不当,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所致。 2)临床表现:肠热型(伤寒、副伤寒):开始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疼痛,此后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外周白细胞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疹。 严重肠局坏死和溃疡,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急性胃肠炎型(食物中毒):潜伏期1224小时,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与昏迷,病程37天,预后良好。 其他类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 其他还有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属食物中毒等等。 志贺菌感染(痢疾)由于进食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常常由于不卫生的加工人员接触食品所致。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有里急后重、粘液血便) 、发热、发汗、腹部疼痛和肌肉酸痛。 霍乱由于进食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引起,常见引起传播是由于海产品或海产品未煮熟、生食蔬菜、吃水果不去皮,以及制作食品过程或存放时被污染所致。 防治:以预防为主,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灭苍蝇的综合防治措施。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原则1)防止病原菌污染及毒素产生2)防止病原体繁殖及毒素的形成3)杀灭细菌及破坏毒素2、食源性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为单股 毒,可感染不同动物和人。 常年多发,各种年龄均易感染,水源、食物均可造成暴发流行,常见污染的食品为冷菜、水果和果汁、乳制品、蔬菜、贝类和冷饮。 临床表现:潜伏期15均30天。 可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二种。 预防:主要切断传染途径,控制传染源,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 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虫病:食用感染的动物性食品所引起1)囊虫病猪囊虫在半透明的水泡状包囊中,肉眼为白色,比绿豆略大,包囊一端为乳白色不透明的头节,这种肉称“米猪肉”。 人吃了含囊尾蚴的肉后,囊尾蚴在肠道发育成虫,引起人的绦虫病;成虫也可逆行入胃,经消化孵出幼虫,幼虫入肠壁通过血液达到全身,使人患囊尾蚴病。 因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可致脑尾蚴病、眼囊尾蚴病、肌肉囊尾蚴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2)旋毛虫病,主要寄生在隔肌、舌肌、心肌人食用含旋毛虫包囊的肉后经一周在肠道发育为成虫,并产生大量新幼虫钻入肠壁,随血入全身各部位,损害人体健康,人体得病与吃生食或半生食肉类有关。 预防:加强肉品检疫;加强市场管理防止贩卖病畜肉;加强宣教,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烹调加热要彻底,防止交叉污染。 洋毒素 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鱼类毒素包括河豚毒素、西加毒素和鲭鱼毒素;2)真菌毒素和3)植物毒素 毒蕈中毒、豆类食物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 毒蕈中毒常见原因及预防蕈类又称蘑菇,蘑菇的生长环境多种多样,草原、树林中菌菇生长较为集中。 毒蘑菇又称毒蕈,在我国,毒蘑菇有100种左右,但多数种类的毒性轻微或尚不能确定,常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种。 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 临床表现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症状划分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 预防措施应加强宣传、避免误食。 菜豆类食物中毒有毒成分可能是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 中毒原因是未煮透,含毒成分未彻底破坏。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育、少数胸闷、心慌、出冷汗、四肢麻木、畏寒等,体温一般正常,恢复快。 预防:豆角易炖吃,炒食不要贪图脆嫩。 发芽土豆中毒有毒成分:龙葵碱 豆发芽其幼芽和芽眼部分龙葵素含量增加。 临床表现为潜伏期多数2有咽喉抓痒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剧烈吐、泻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血压下降,可有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者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预防:低温下贮藏土豆,防止发芽;不吃发芽、发绿色皮的土豆;生芽少的挖去芽和芽眼,宜炖、煮、红烧吃,加食醋可破坏毒素。 (二)化学性危害农药残留、有毒金属和化合物(铅、镉、汞、砷、氟、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 、工厂化学药品(润滑剂、清洁洗消剂、油漆) 、兽药残留。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1)中毒原因:误食;食品中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食品加工中加入过多硝酸盐,亚硝酸盐。 (2)中毒机制:氧化血红蛋白中二价铁为三价铁,从而失去携带氧能力,造成机体组织缺氧。 (3)预防措施:严格管理亚硝酸盐的保存与使用,防止误食;限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加强蔬菜运输保存卫生管理;加强水质监测。 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类高效、广谱杀虫剂。 广泛用于农林业。 (1)中毒的原因:中毒原因主要是有机磷农药污染食物引起。 如用装过农药的空瓶装酱油、酒、食用油等;食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有机磷农药污染;刚施过有机磷农药的蔬菜水果,没有到安全间隔期就采摘上市,或把有机磷农药和粮食、食品混放于同一仓库保管,造成误食或污染食品,投毒、自杀。 (2)中毒症状:潜伏期多在2小时以内,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中毒轻者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视力模糊、无力等。 还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胸闷或全身肌肉紧束感、出汗、流涎(口腔、鼻孔可有大量的白色或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 、腹痛、腹泻。 严重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发绀、瞳孔缩小如针尖、对光反向消失、呼吸极困难、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惊厥、患者进入昏迷状态。 最后可因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3)预防有机磷农药专人保管,单独贮存;器具专用;喷洒农药须遵守安全间隔期;喷过农药和播过毒种的农田,要树立标志提示群众;配药拌种要远离畜圈、饮水源和瓜果地,以防治污染;喷洒药作业必须注意个人防护,喷药后用肥皂水洗手、脸;蔬菜水果在食用前洗净。 2010年10月17日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