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练习课教案内容摘要:
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 填一填。 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 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教学反思: 估 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5页例 4例 5, 46页练习。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练习课教案
相关推荐
测力计的使用 ⑴ 使用前 : ⑵ 测力时 : ⑶ 读数时 : 第十 三 章 第 一 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 一课一练 1. 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 ________的大小来测量力.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 ________,简称________.用符号 ________表示. 2. 如 图所示的弹簧 测力计 的最小刻度 值 是 _______牛
事实。 先一人找一处,加上点评。 然后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合作把全文中的英雄事迹都找出来。 13时 44分,战鹰陡然降落,在进跑道 450米处接地。 在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 ’轮子在水泥跑道剧烈磨擦,划出两条刺眼的火龙。 500米、 800米、 1000米 …… 飞机一气冲出 1700米,在距离跑道尽头 300米处戛然停住。 文章抓住飞机降落的关键时刻,不惜笔墨细致描述
一下. 总结归纳: 1 厘米= 10 毫米(继续演示课件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 (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 老师表示 1 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 学生将 1 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 用手势表示 1 毫米、 1 厘米 (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 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 1
8 箱冰棍,每箱冰棍有 30 根,每根 3 元。 杨叔叔 4 天卖了多 少钱。 A 75 千米 B 25 千米 C 35 千米 D 81 千米 E。 左边是王叔叔骑自行车去旅行的行走线路,王叔叔第一天从 A 到 B,第二天从 B 经 C 到 D,第三天从 D 到 E。 他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小明买了 20 枚 8 角的邮票和 40 枚 6 角的邮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小象出生时只有 100
12: 00 8: 05 6: 34 用“时”、“分”、“秒”填空 : ( 1) 小明吃午饭用 30( )。 ( 2) 王老师每天工作时间是 8( )。 ( 3) 飞机飞行 1000 米需要 2( )。 ( 4) 一节课上 40( )。 ( 5) 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 4( )。 ( 6) 小明每天睡 10( )。 ( 7) 我们 7( )出发到学校上课。 ( 8) 跑 100 米用了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