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学案内容摘要:

灾难。 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 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 受不了。 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 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 在寓言中,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是一个事实,完全是来自生活的。 我虚构了一个王子,通过王子对别人的灾难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 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 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 —— 他完全可能发生 —— 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 够承受。 王子说的话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到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所以,这篇寓言讲的事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 这道理有二: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我曾经写过以下这段话,可作理解这篇寓言的参考:“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 由此推导出定理 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周国平解) 作为哲学家,周国平本人的理解肯定是超出常人的。 学生只能根据自身的经历加以理解,无法达到这样的哲学高度。 但无论深浅,基本道理是一样的:小白兔承诸神之王慷慨赐予,得到月亮,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处之。 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 无穷的得失之患。 当然作者并不是提倡一无所有、赤贫如洗,如果小白兔得到的赏赐是一个萝卜、一棵大白菜什么的,她就会安心享用,不会如此焦虑不安。 再说落难的王子,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娇生惯养的王子一落而成乞丐,反差之大,令人无 法接受,但王子却变得坚强起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厄运使人坚强。 但不等于说,只有厄运才能战胜脆弱。 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 解答: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拥有与自己能力不相称的巨大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解题方法链接: 寓言的解读,首先要把握其文体特点,寓深刻的哲理于轻松、幽默、智慧的故事中。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小故事看,要由故事中的小动物或非生物等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范例 5 《我的信念 》涉及到了人生的几个方面。 重点是什么。 分析: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谈到许多方面,工作、生活、事业与名利、人际关系、业余爱好、科学趣味等等,都说到了,从中可以读出崇高,可以明白伟大的成就、杰出的贡献是从哪里来的。 课文“提示”说:“要用心来读,用你的心去贴近这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就是要与居里夫人对话,进行心灵的交流,以此接受熏陶感染。 学习这类文章,人们通常总是激动一时,过后则我行我素,依然故我。 究其原因,是没有学到根本。 所以要注意抓根本,要注意把握精神实质,经过 梳理,达到融会贯通。 课文中“献身科学”四个字就是一个根本,其他一切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这篇文章诸多内容也像一棵树一样,有根本,有枝叶,弄清了彼此关系,抓住了根本,就能真正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解答: 居里夫人的这篇随笔,可以分析归纳为三个方面:科学工作者的宗旨(探讨真理、不谋私利)、环境(自由、宁静)和工作的献身精神(目标坚定、充满信心、坚忍不拔、勤奋努力),而 “献身精神”又是全文的核心,是居里夫人信念的根本。 解题方法链接: 这篇随笔中心明确,话题较丰富。 要花一番梳理功夫,才能井然有序、便于掌握。 梳理要 从不同层面进行,要分析归纳第一层面有几个方面,第二层面有几点,还要考虑怎样排列才有条理。 学会梳理,就学会了处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 阅读本文首先要注意标题。 标题有两个内容,一是“信念”,一是“我的”。 信念是什么。 而“我的信念”又是什么。 要带着这样的意识去阅读全文。 在明白了这两个内容点后再要看看本文记叙了哪些事,这些事情的记叙是不是围绕“信念”这一中心来写的,是从那个角度来写“信念”的。 本文不是从信念的内涵角度来写,而是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信念的巨大的力量这一主题。 本文选取材料很独特,它不是记叙科学研究中,靠着“对 真理的探求”这一信念而克服了在这一过程中难以想像的困难以展现信念的魅力,而是选择她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的几件事来表现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在“对真理探求”这一信念的支配下而形成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 就像一位天真的少女在海滩寻几颗美丽的贝壳来赞叹大海的神力。 反复阅读,反复品味韵味无穷。 范例 5 从《 论语 十则》中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 分析: 《 论语 十则》译文 第一则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 吗。 ” 第二则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第三则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第四则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害。 ” 第五则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这就是聪明智慧。 ” 第六则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 第七则 孔子 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 第八则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以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 第九则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 第十则 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