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泉米业公司日产200吨精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料用量,消费量难有大的增加;稻米消费总体上是呈缓慢增长趋势。 稻米进出口 增加,进口减少 据海关统计, 20xx 年 1~ 12 月份,我国累计出口大米 万吨,同比增 %;累计进口大米 万吨,同比降 %;累计净出口大米 万吨。 从进出口国别(地区)看, 20xx 年我国的进口大米主要来自于泰国,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 %;出口大米主要流向科特迪瓦、韩国、波多黎各、利比里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出口 至前 5 个国家的数量占我国大米出口总量的 %。 总之,大米是粮食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从 品种上看,要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 要从改善良种和优质优价两个方 面做工作,不断改善水稻品种和提高品质。 在大米品质方面, 不但 口感 好,而且要 营养 丰富 ,这样 大米市场 才能 更加丰富、稳定, 同时呈 健康、良性发展 趋势。 稻米需求分析 谷物类粮食主要是稻米、小麦、玉米。 随着人们生活不断改善,谷物类粮食分类使用的走势日趋明显,即玉米饲料化、工业化,面粉多用于早点、糕点等方便食品,大米直接食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据20xx 年我国粮食消费的调查统计,城乡居民口粮中,大米占 60%,正因为大米已成为城乡居民口粮的主食,其数量和品质变化都直接影响粮食的供求形势,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稻米消费比重不断提升 近年来,北方稻米生产发展很快,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不断扩大,也引起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 一是在直接用粮中,大米比例不断上升。 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近 20 年城市销量增长 83%,城乡总销量上升约 10%,稻谷的 86%用于口粮。 随着北方农村食用大米人口的增长,直接食用的大米比例还将上升。 二 是大米消费总量中,优质米、粳米比例上升。 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 10%,粳米需求量增加 %。 随着北米南调,许多原来以籼米为主食的南方人,逐渐接受粳米,有的还把粳籼混煮,改善柔软度。 粳米市场呈现出扩 大趋势。 稻米市场将基本平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需求国。 国际市场年度总交易量 20xx多万吨,不及我国需求的 15%。 当前直接影响稻米生产的有三个要素:一是国家粮食产业政策,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三是自然条件对生产稻米的影响。 从近 20 年我国稻米生产、消费变化轨迹看,其 走势大致是生产区域集中化、品种品质优良化、直接食用范围扩大化。 从今后一个时期大米总量而言,大米年度总产量和总销量大都在临界点上,回旋余地小,调节空间有限。 加之稻米生产又是受气候影响较大的粮食品种,也增加了不稳定性。 所以说,大米市场走势的稳定是相对的。 从大米生产、消费区域布局和品种、品质结构看,大米市场价格可能趋向走高。 这是因为:第一,稻米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 近 10年来,广东、浙江、江苏因发展工业调减稻田每年减少稻谷产量 1000多万吨,而黑龙江一个省就增加近千万吨,这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规律。 但长距离运输的不确定性和稻米运输成本的增加,也可能引发市场的不稳定性。 第二,据有关资料显示,约 86%的稻米用于口粮,但当前稻米总量中有近 25%因品种欠优而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不论是数量还是品种品质,都扩大了供不应求的矛盾。 从区域和品种品质看,即使总量供求平衡 ,也会因区域和品种的差异而造成市场阶段性、季节性或局部性的不稳定。 全球大米产不足需 据美国农业部 20xx 年 1 月份预测, 20xx~20xx 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 亿吨,比上年度增长 %;全球大米消费量为 亿吨,比上年度增长 %。 全球大米产不足需,期末库存下降为 725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 303 万吨,下降 %。 全球大米库存消费比为%,比上一年度下降 个百分点,创出自 1999 年以来的新低。 20xx~20xx 年度,全球大米贸易量预计为 2926 万吨,与上年度持平。 其中:主 要出口国泰国出口 900 万吨,越南出口 500 万吨,美国出口349 万吨,印度出口 340 万吨,巴基斯坦出口 290 万吨;主要进口国中东进口 296 万吨,菲律宾进口 180 万吨,尼日利亚进口 170 万吨,欧盟( 27 国)进口 110 万吨,巴西进口 85 万吨。 综合上述因素分析:尽管 20xx 年我国和世界稻谷产量均有增长, 总量上依然产不足需,库存继续下降,国内和国际稻米市场偏紧的态势仍未改变,稻米市场价格走强的动力客观存在,能源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使稻米生产成本增加,拉动稻米价格上升;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稻米价格已经处于高位,继续上涨 的空间不大,大米进出口数量的变化和国家对稻米生产的扶持政策也影响了稻米价格上涨;国家和各地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又防止了稻米价格大起大落。 受上述因素的影响, 20xx~20xx 年我国稻米市场 将在 大体稳定 的前提下稳步发展,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已经大体稳定在 亿~ 5 亿吨的水平,商品粮约占其中的 25%~ 30%;全国有粮库 6 万多个,库存粮食 多亿吨;粮食加工企业近 万家,年生产能力 亿吨。 粮食流通主要有包粮流通和 散粮流通两类,在我国目前还以包粮流通方式为主。 用麻袋将农民生产的粮食装运到基层粮库,经过检验、过秤、拆包等过程后堆放在仓库中,需要外运时,再由人工或机械灌包、称量、装车运到火车站或者码头,到达目的地后,人工装卸、搬运和入库。 包粮流通中间环节多,工作效率低下,需要大量的包装材料和人力。 虽然通过在车站和码头安装装卸搬运机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包粮流通系统中由多环节搬运造成的低效率和粮食散落浪费大等缺陷。 而且由于近几年连续对农业生产进行结构性调整,我国的粮、棉、油生产已经逐渐表 现出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趋势,粮食的品种和质量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粮食流通总体上表现出量大、点多、面广、生化特性强的特点,而我国的粮食流通工作仍停留在低水平发展阶段,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很难与这一发展趋势相适应,因此,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 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制定的物流通道布局 及项目规划,淮北地区小麦流通通道是我省的建设重点之一。 ( 1)基础条件 淮北地区小麦流通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淮北、淮南、毫州、阜阳、宿州、蚌埠 6 个市。 该通道有陇海线、京九线、京沪线 三大铁路干线,淮南线、阜淮线等铁路支线,阜阳为京九铁路线上最大的编组站;公路网密度大、条件好,多条高速公路穿境;有淮河水上运输通道,交通发达。 该地区是优质小麦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 (其中阜阳、宿州市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 ),最近几年粮食年产量在 1300 多万吨。 年调出粮食约 390 万吨,每年调入粮食在 100 万吨左右 (主要是工业用粮 )。 预计到 20xx 年,粮食调出量约为 440 万吨,调入量为 150 万吨。 调出粮食主要通过铁路、淮河运往内蒙、北京、天津、河北、广东、广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省区,调入主要是东北和 华北的玉米、大米。 这个地区有阜阳、毫州、涡阳、颍上、宿州、蛹桥、泗县、淮北、淮南、蚌埠 14 个 5 万吨规模以上的国家粮食储备库,有 2. 5万吨规模以上的国家粮食储备库 32 个,有 9 条粮库铁路专用线,有蚌埠、凤台、五河、蒙城、怀远、泗县、太和、涡阳 8 个粮食码头。 有皖王、鲁王、东方、丰原、雁湖、锦丰、良夫、占元、天宏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目前年加工能力 500 多万吨。 (2)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内容 该通道拟建设阜阳、涡阳、蚌埠、宿州、淮南 5 个大型物流中心和毫州、利辛、蒙城、太和、界首、颍上、阜南、泗县、蛹桥、灵壁、萧县 、固镇、五河、怀远、凤台 15 个中小型物流项目,在基层收纳库、储备库和大型加工厂配置汽车散发散卸系统。 该通道在物流项目内增建浅圆仓、立筒库 l0 万吨,改造平房仓 20 万吨。 增建毫州粮库专用线 l 条,改扩建太和、蒙城、固镇、泗县、涡阳粮食专用码头 5座,配置散粮汽车 130 辆,散运轮船 15 艘。 建成铁路、水路、公路散发散卸节点分别为 10 个、 13 个和 450 个。 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 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循环经济,并推进现代粮食物流建设,为区域粮食产业发展服务,打造 专业化、现 代化的粮食加工 、 收购、储备、运输 基地 , 安徽鑫泉米业有限公司 计划在 安徽颍上工业园区 实施“ 日产 200 吨精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及仓储物流项目 ”建设。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项目建设用地 4 万平方米(合 60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 33450平方米,其中包括: 生产车间 7800 平方米,物流仓库用房 20xx0 平方米,职工生活用房 3500 平方米,办公及其他辅助用房 2150 平方米。 引进现代化的精米加工设备,购置仓储机械设备与器材、质量检测检验仪器、环境保护设备等。 购置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一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 环经济。 并配套建设道路、晒场、停车场、围墙、栅栏、绿化、环保设施、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公用辅助工程。 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 加工处理稻谷 77400 吨,出产优质精米 48000 吨的加工生产能力,同时储存国家储备粮 10 万吨。 成为项目区最具规模的 专业化、现代化的粮食加工 、 收购、储备、运输 基地。 第四章 建设条件和场址选择 社会经济概况 颍上县 社会经济概况 颍上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河、颍河交汇处。 春秋时为慎邑,秦汉时置慎县,隋大业二年 (公元 606 年 )更名为颍上县,迄今已有20xx 多年历史。 全县国土面积 1859 平方公里,耕地 万公顷,人口 160 万,辖 30 个乡镇、 346 个村(居)委会,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平原旅游县、煤电能源城。 连续几年进入安徽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强县。 颍上 是一个农业大县, 盛产粮食、林果、蔬菜和畜禽、水产品等,总产量均居安徽省前列,是全省畜牧水产十强县、全国粗毛兔之乡、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 20xx 年全县生产总值 亿元,比上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 资 亿元,增长 %;财政收入突破 6 亿元,增长 20%,跃居全省第十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 2619 元 ,比上年增长 %。 颍上县工业园区概况 颍上工业园区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皖政秘[20xx]22 号)。 园区融工业、商贸、房地产和旅游开发为一体,是颍上县城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基地,是安徽省重点工业园区和综合实力最强的园区之一。 园区位于颍城东部,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控制面积 平方公里,占颍上城区面积的 1/3。 区内设置商服区、纺织工业区、食 品工业区、煤质化工区、机械工业区、 电子工业区、高新技术区等专业区。 园区坚持“让外商发财我发展”的方针和“务实、高效”的原则,各项建设快速推进。 目前已完成园区的主框架道路和商业区一期工程建设,达到水、电、路、通讯等“七通一平”。 入园项目多个,项目投资总额 5 亿元以上。 园区优越的区位、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一批大中型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制造加工业基地。 交通优势 公路:有 102 省道、 224 省道纵横穿过园区内,向东一公里处有正在建设中的合淮阜高速公路入口处,驱车进阜阳市中心 30 分钟、入淮南市 40 分钟、入合肥市 小时, 并与全国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联网。 铁路:园区向北 10 公里有阜淮铁路颍上站,西连京九、东接津浦,客货运输与全国联网。 航空:驱车 2 小时可达合肥骆岗国际机场,驱车 30 分钟到达阜阳机场,直达全国各大城市及海外。 水运:园区南部建有专用码头,由颍河进入淮河并可通达长江及上海各大港口。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颍上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南临淮河,中贯颍河,介于东径 115176。 56ˊ - 116176。 30ˊ ,北纬 32176。 27ˊ - 32176。 54ˊ 之间,南与六安市相连,北与阜阳市颍东区为邻,西与阜南县接壤,东与淮南市毗邻。 颍上工业园区位于颍上县城东部 ,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 气象:颍上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全年降雨量 60~ 70%集 中在 6~ 9 月份,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适合大豆、小麦、红薯、棉花、水稻等多种水旱作物种植,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瓜菜等。 气象条件具体参数如下: 常年风向:东风 基本风压: 基本雪压: 最大冻结深度: 14cm 地下静止水位: 2~ 4m 左右 年平均温度: ℃ 极端最高温度: ℃ 极端最低温度: ℃ 年平均降水量:约 1000mm 年平均无霜期: 218 天左右 取暖计算温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