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课件2内容摘要:

自学探究: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怎么进行调整的。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调整: 提出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召开 “ 七千人大会 ” 总结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缺点、错误和教训。 作用: 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全国物价超于稳定。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比一比 1953-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 1958- 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 1963- 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 比较以上数据,并分析: -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高的增长率。 (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 - 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仅增长 %,如此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 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加快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 1961年以来,党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加快)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答案:说明经过国民经济的调整,经济开始复苏,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 国民经济的调整,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新的经验。 1.一个人的名字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但有的人的名字往往反映了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如 “ 文革 ” 时期出生的叫“ 马文革 ”“ 李红卫 ” 等,抗美援朝时期出生的叫 “ 刘援朝 ” 等,按照这一逻辑去推断, “ 张跃进 ” 应该出生于( )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7年 C 2.见右图,图中的报导的题目是《花生亩产13241斤》,这个数字说明了( ) A “ 农业增长有限 ” 论的错误 B.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C.浮夸风的 “ 左 ” 倾错误 D. 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3。 下列的特点中,能体现出我国 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