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111两个计数原理内容摘要:
a 、 b 的取值共有 A24= 12 种方法. 第二类: a 、 b 中有一个为 0 ,则不同的直线仅有两条 x= 0 和 y = 0. ∴ 共有不同直线 14 条. 课堂典例讲练 某同学有同样的画册 2 本,同样的集邮册 3 本,从中取出 4 本赠送给 4 位朋友,每位朋友 1 本,则不同的赠送方法共有 ( ) A . 4 种 B . 10 种 C . 18 种 D . 20 种 [ 思路分析 ] 由于是两类不同的书本,故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 规范解答 ] 赠送一本画册, 3 本集邮册,共 4 种方法;赠送 2 本画册, 2 本集邮册共 C24种方法,由分类计数原理知不同的赠送方法共 4 + C24= 10( 种 ) . [ 方法总结 ] 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分类标准,分类应满足:完成一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属于某一类而且仅属于某一类,即 “ 类 ” 与 “ 类 ”间有独立性与并列性. 如图所示,在连接正八边形的三个顶点而成的三角形中,与正八边形有公共边的三角形有 ________ 个. [ 答案 ] 40 [ 解析 ] 把与正八边形有公共边的三角形分为两类: 第一类,有一条公共边的三角形共有 8 4 = 32( 个 ) ; 第二类:有两条公共边的三角形共有 8( 个 ) . 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 32 + 8 = 40( 个 ).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将 3 种作物种植在如图所示的 5 块试验田里,每块种植一种作物且相邻的试验田不能种植同一种作物,不同的种植方法共有多少种。 [ 思路分析 ] 3 种作物种在 5 块试验田里 ,也就是 5 块试验田分别要种上作物,可分 5 份,从左到右一块一块的种,即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解. [ 规范解答 ] 设由左到右五块田中要种 a , b , c 3 种作物,不妨先设第一块种 a ,则第二块种 b , c ,有两种选法.同理,如果第二块种 b ,则第三块可种 a 和 c ,也有两种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 1 2 2 2 2 = 16. 其中要去掉 ababa和 ac ac a 两种方法. 故 a 种作物种在第一块田中时有 16 - 2 = 14 种种法.。北师大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111两个计数原理
相关推荐
面 ” ,事件 N : “ 只有一次出现反面 ” ,则事件 M 与 N互为对立事件. ② 若事件 A 与 B 互为对立事件,则事件 A 与B 为互斥事件. ③ 若事件 A 与 B 为互斥事件,则事件 A 与 B互为对立事件. ④ 若事件 A 与 B 互为对立事件,则事件 A + B为必然事件.其中真命题是 ( ) A . ①② 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 答案 ] B [
规范解答 ] ( 1) 设甲胜 A 的事件为 D ,乙胜 B 的事件为 E ,丙胜 C 的事件为 F 则 D , E , F 分别表示甲不胜 A 、乙不胜 B 、丙不胜 C 的事件. 因为 P ( D ) = , P ( E ) = , P ( F ) = 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知 P ( D ) = , P ( E ) = , P ( F )= . 红队至少两人获胜的事件有: DE F-, D
„ + xnpn求其均值.随机变量的均值是一个常数,它不依赖于样本的抽取,只要找准随机变量及相应的概率即可 计算. 从某小组的 5 名女生和 4 名男生中任选 3 人去参加一项公益活动. ( 1) 求所选 3 人中恰有一名男生的概率; ( 2) 求所选 3 人中男生人数 X 的分布列,并求 X 的均值. [ 解析 ] ( 1) 所选 3 人中恰有一名男生的概率 P =C25C14C39=1021
摸得着,一页一页的日历显示着时间一天一天的存在。 使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 5 .篇末对“喜欢用日历,而不用月历”所做的回答,最关键的句子是什么。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明确: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思考任何珍惜它。 6 .这篇文章主要不是写故事,也没有写风景,“人生”也是平常的话题,它以什么特别之处打动读者。 明确:特别之处:以日历谈时间,构思巧妙,角度新奇,议论形象化;充满格言式哲理句
机智无畏 … 否 , 非若是 也,安陵 君受地于先王而 守 之 … 夫 专诸之刺王僚 也, 彗星袭月 ; ……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 问题二: 你觉得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骄横狡诈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 欲 以五百里之地 易 安陵,安陵君其许 寡人。 ” 安陵君不 听 寡人 , 何 也。 …… 而君 逆 寡人 者 , 轻 寡人与。 布衣之怒, 亦 免冠徒 跣,以头抢地耳。 秦王
ng jǐng gǔ gǔ ( 1)看云 ( 2)看“漏斗海” ( 3)云海洗澡 写景 —— 形象而细致。 景: 美; 情: 喜欢; } 借情抒情 情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