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5节家庭用电第2课时内容摘要:
除电流的大小因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会下降,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 通过阅读资料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点 2: 认识电压越高越危险 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 人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危险了。 经验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电池的电压只有 ____V,对人不会造成伤害;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_____V,就很危险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便不直接接触,也到使人 致命。 所以说,电压越高越危险。 探究点 4: 注意防雷 请阅读新闻: 昨天下午 5 时 40 分,铁铺镇铺埔村 8 个村民 在田间采茶时突遇暴雨, 8 人跑进茶园中央的凉亭避雨。 这时暴雨夹着雷电将凉亭劈成两半,亭内 8 人都被击倒在地。 不久,其中一村民因所站地点未被雨水淋湿,伤势较轻醒来,发现倒在身旁的妻子一只脚已被雷电击成黑色,背上衣服被烧掉一块,遂推醒妻子,夫妻两人骑摩托车回村求救。 村干部和村民接报后赶赴事发地点,将其余 6 人送还进医院。 当晚 8 时许,此 6 人被告不治。 另悉,同是发生雷击伤亡的还有浮洋镇陇美村。 您阅读了这则新闻,想知道什么呢。 (请您阅读教材,知道雷电的形成和如何防雷) 1.雷电的形成过程 当两朵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接近时 ,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空中放电现象,产生强大的闪光和声音,这就是雷电。 如果放电发生在云层和大地之间,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就会给人们带来危害。 比如击毁房屋,造成人畜伤亡,还会引起森林火灾,破坏高压输电线等。 云层和大地之间发生放电时,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等。 2.避雷针 如果在发生雷电时,让强大的电。20xx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5节家庭用电第2课时
相关推荐
电 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电风扇转动 ——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下列关于电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 使用电能的过程 , 实际上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 使用电能的过程 , 实际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C. 使用电能的过程 , 实际上是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D. 使用电能的过程 , 实际上是电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①摩擦生热, 能转化为 能。 ②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能转化为 能。 ③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 能转化为 能。 ④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能转化为 能。 ⑤燃料燃烧时发热, 能转化为 能。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 性的。 能源的利用是有 的,也是有代价的,有的东西可以成为能源,有的却不能。 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是我们仍然要节约能源。
2课时。 【教材分析】 比热容概念是通过科学探究方式建立的,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历制定探究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要重视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的意识,初步具有整体观点。 建立了比热容的概念后,更要重视 其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本节的习题大多是以比较比热容的 大小、热量的计算为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 2)本实验所应用的方法是 ( 3)你准备选择哪些器材做实验。 步骤是什么。 画出实验电路图。 在 A、 B 间接入不同材料的金属丝改变电流(长度相同) ( 1)镍铬丝接入长度与铁丝一样长, ( 2)注意观察灯亮度与电流表示数填入表一。 接入哪根金属丝的灯亮些,电流大些 说明了什么。 分析表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控制变量法) 如何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 .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 观察:观察手电筒电路.看看这个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可让学生自带手电筒 ). 任务三:电路图、会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 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 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暖 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知识模块二 水资源危机 珍惜每一滴水 自主阅读教材 P28~ 29内容 ,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太空所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 “ 水球 ” , 地球表面的 72%被水覆盖 , 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 %, 有近 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 , 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 , 不能被人类利用。 地球上只有不到 1%的淡水可被人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