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压强内容摘要:
,物理上引进了压强的概念。 ⑴定义:压强是物体 单位面积 上受到的 压力(大小)。 这一个概念就包含了压力作用的两个效果。 ⑵公式:压强 =压力 /受力面积 p=F/S 受力面积是指作用的两个物体 接触的 那一部分面积。 ⑶单位: 牛 /米 2=帕斯卡 符号 Pa ⑷物理意义:物体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实际 应用: 为什么坐沙发比板凳舒服。 (学生回答)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例如拖拉机和坦克的履带;雪橇等)。 反之可以增大压强(例如菜刀的刃;图钉尖等)。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力可以改变压强(学生自己举例子)。 三 小结: 建立起正确的压强概念;理解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估算; 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控制压强。 四 相关学生练习: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xx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压强
相关推荐
%+ 18040%) 180( 1- 30%- 40%) 180- 180( 30%+ 40%) 重点追问学生不同方法的解题思路。 比较: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 ?为什么。 教师强调:要积极用简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 4)红星小学男生有 450 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20%,红星小学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你准备先算出什么 呢。 抽生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
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学生:将细线将铝块捆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 G,然后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F 浮力 =G— F 称重法 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用 称重法测浮力,改变某些因素: 深度,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等 学生讨论并 设计 实验 方案 : 验证实验 1:请设计一个检验 F浮与物体的密度ρ 物
沉。 提出问题:那么,物体上浮与下沉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过渡到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学习中去。 活动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师: 问题一:如何知道物体的重力大小。 问题二:如何知道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呢。 问题三:对于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如木块,其浸没在水中的浮力又如何测量。 问题四:如何 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呢。 小结:我们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行距离.教师帮助学生一起画出草图,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通过图形反映问题中的已知与未知以及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活动二:海船以5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驶,在A处看见灯塔B在海船的北偏东60176。 方向,2小时后船行驶到C处,发现此时灯塔B在海船的北偏西45176。 方向
,我们把锐角∠ A 的对边 a 与斜边 c 的比叫做∠ A的 ______,记作 ________. 即: sinA= _________= _________. 2.余弦的定义 如图,在 Rt△ ABC 中,∠ C= 90176。 ,我们把锐角∠ A 的邻边 b 与斜边 c 的比叫做∠ A的 ______,记作= _________. 即: cosA= __________=
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总结提升A邻边bC对边aB图5如图5,在Rt△ABC中,∠C=90176。 ,a、b分别是∠A的对边和邻边.我们将∠A的对边a与邻边b的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A,即tanA===.你能用同样的方法写出∠B的正切吗。 类比、归纳:A对边bC邻边aB图6如图6,在Rt△ABC中,∠C=90176。 ,b、a分别是∠B的对边和邻边.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