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课件2内容摘要:
流是 300mA,此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 U/R 变形公式 : U=I R R=U/ I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 ; • ; • ; •。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 如果两个电阻 R R2串联或并联接在电压为 U的电源中。 若用一个电阻代替这两个电阻,并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则这个电阻叫做另两个电阻的 等效电阻 ,或叫 总电阻。 R1 R2 A R A R1 R2 A R A 并联: R1 R2 R1 R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 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这表明 :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即 R总 =R1+R2+R3+…+R n ③ U=IR, U1= I1 R1, U2= I2 R2 ② U = U1 + U2 ①I =I 1=I 2 由①得: R = R1 + R2 ③ 代入 ② ,得: IR = I1R1 + I2R2 在串联电路中: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这表明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② U = U1 = U2 111RUI 222RUI RUI2211RURURU 21111RRR 21 R1R1R1① I = I1 + I2 ③ 代入 ① 得: 由 ② 得: ③ 在并联电路中: 2121RRRRR(适用于两个导体) 解 :(1) 因为 R1与 R2串联 所以 U2=UU1=10V6V=4V (2) I2=I1= R1=U1/I1=6V/=15Ω R2=U2/I2=4V/=10Ω (3) R=R1+R2=15Ω+10Ω=25Ω 练一练 解 :(1) 因为 R1与 R2并联,所以 I2=II1=–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课件2
相关推荐
两脚之间存在相当高的电压,称做 “ 跨步电压 ” ,这时的电流从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同样会収生触电事故,称做 跨步电压触电。 几种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 想想议议 除了图示的几种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 潮湿 线破损火 线露出 水 触电原因(水、潮湿、破损) 下面图片中的现象会収生触电事故吗。 会収生 1. 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或用
、 插头 、 电线等绝缘部分损坏; (2)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3)避免电线跟其它金属物接触; (4)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线路及用电设备。 七、家庭电路及其它电路安全用电常识 时应切断电源 擦灯泡和灯具 要在上面晾衣服 架空线是裸线不 壳要接地线 家用电器外 架空线远一些 电视天线应离 1 2 3 4 八、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低压勿摸,高压勿近) 雷电触电
空中可以传播。 月球上没有电磁波,声音无法传播。 但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用电磁波通信。 我国在月球上的“玉兔” 是通过电磁波把图像信号传给北京的。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 c,其数值大约为 30万千米每秒。 C是物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常数,目前公认的数值是 C=╳108m/s 电磁波频率的单位是也是赫兹。 因为电磁波的频率很高,所以常用的单位还有千赫( kHz)和兆赫
制变量 记录实验数据 进行实验 I/A U/V O R 绘制图象 归纳结论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选用什么器材。 怎么操作。 如何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如何控制其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控制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 设计实验 电压 U 5 V
们的量程。 ,方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四、进行实验: 实验次序 电阻 R/Ω 电压 U/V 电流 I/A 1 2 3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五、收集数据得出结论: ● 分析和论证 • (分析测量结果,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运算要考虑到实验会有误差,可能数据不很一致。 ) • 在右图中画出每个电阻的 UI关系图象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实验一:保持 R不变时,改变 U,研究 I与 U的关系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若干定值电阻( 5Ω 、 10Ω 、 15Ω 、 20Ω 等 )和滑动变阻器 设计电路图 实物图 二、探究: 电流与电阻 的关系 探 究 过 程 实验步骤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