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21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ppt课件内容摘要:
有什么变化。 加热前 加热后 液态 气态 加热 用分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所得结论 水有固态变为液态再变为气态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发生改变。20xx鲁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21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ppt课件
相关推荐
组成 一、元素和元素符号 (一)元素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含量(地壳中): 氧 O、硅 Si、铝 Al、铁 Fe、钙 Ca 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元素 (宏观 ) 原子 (微观 ) 区别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联系 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氢元素 微观 构成 水 水由 水分子 构成的 氧元素 组成 宏观 水由
纯 净 物 混 合 物 种类的多少 按照所含物质 按所含元素 种类的多少 : ①碘酒 ②冰水混合物 ③清新的空气 ④镁条 ⑤二氧化碳 ⑥氢氧化钙 [Ca(OH)2] ⑦ 液氧 ⑧高锰酸钾 (KMnO4)。 对以上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纯净物 : ___________ 单质: _____化合物: ____________ 混合物: ____________ ( )
你能用化学式表示这三种物质的组成吗。 学习活动二 从微观的角度思考,化合价与原子结构中的哪一部分有密切的关系。 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钠原子和氯原子一起走进微观的世界进行探究。 思考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 67页 — 68页“化合价”的相关内容,小组内自主解决以下问题:。 “ H2O、 MgCl2” 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合价
变造成的 用你学到的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 1. 湿衣服晒在阳光下更容易晾干 ,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原因是什么 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太阳光的能量后,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克服了分子间的作用力,离开液体表面,变成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烧水时,部分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隔变大,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这些水分子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部分能量,导致运动减慢
导学生参与小明同学的实验探究 学生自主提出有关蜡烛燃烧问题的探究活动。 注意 :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等 供学生参考的问题: 蜡烛燃烧生成了哪些物质。 蜡烛中含有哪些成分。 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确定了科学探究的问题后,从 设计实验到 实施实验 需要 “ 三思而后行 ” , 实验完成后,还应 “ 行后而三思 ”。 根据 【 活动天地 14 】 的内容
液 的质量 /克 ① 28 10 4 14 ② 28 10 6 14 ③ 60 10 8 18 ℃ 时 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 4克 ℃ 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 28℃ 时多 C.①②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③ 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 解析 】 选 D。 对比①②可以看出 ,28℃ 时 10克水中溶解了硝酸钾 4克时 ,再向其中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 ,因此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