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教版五四化学九年级92海水晒盐第2课时ppt课件2内容摘要:
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 溶解度(克) 温度( t)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活动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点 :曲线上的点均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交点 :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曲线 :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a .b 20 ℃ 溶解度/g ~ 1 1~ 10 10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活动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 1g 10g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20℃ 的溶解度 /g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200 100。20xx鲁教版五四化学九年级92海水晒盐第2课时ppt课件2
相关推荐
表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大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 : 一定温度 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 饱和状态 时所能溶解的 质量。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的含义是什么 ? 外界条件 :一定温度 溶剂的质量 :100g水 溶液的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单位 :g 溶解度 四 要素 【 认识溶解度 】 ℃ 时, 10g食盐溶解在 100g水中,所以 20 ℃ 时
氢 钠和氯化铵,那种物质首先析出。 为什么。 在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入氨气得到饱和的氨盐水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侯氏制碱法的诞生 1921年 10月侯德榜接受了永利碱业公司的聘请,毅然 从 美国 启程回国,决心自己开发制碱新工艺, 经过 600多次研究实验,分析了 2020多个样品,历时 5年,于 1942年发明并创立了举世闻名的 “ 侯氏制碱法 ”。
C、加热看是否能分解 D、加稀盐酸看是否产生 CO2 C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 CO2的质量相同的一组是( ) A、 MgCO3和 NaHCO3 B、 CaCO3和 Na2CO3 C、 CaCO3和 MgCO3 D、 Na2CO3和 NaHCO3 A 规律:当化学式中 CO3或 HCO3个数相同 时, 质量相同 且 分子量相同 的两种物质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
① 增加溶剂 ② 升高温度(大多数) 深入探究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有哪些。 饱 和 溶 液 不 饱 和 溶 液 怎样判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如果溶液中有 未溶解 的固体存在, 如果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 则此时的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再向溶液中 加入 同种溶质 看是否继续溶解,若 不再继续溶解 ,则 此时的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 交流讨论 】 如何将一杯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
滨海沙矿 石油、天然气 煤、硫、磷 锰结核、海底热液矿床 拖网获取 锰结核矿 大洋锰结核。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天然气水合物 —— 可燃冰;锰结核(含有锰、铁、镍、铜、钴、钛等 20多种金属元素)。 夹杂白色顆粒状“可燃冰”的海底沉积物放入水中随即冒出大量气泡 天然气水合物燃烧 【 未来能源, 21世纪能源 】 【 小试牛刀 】 试写出甲烷( CH4 )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4 +
和水的反应。 你认为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 关键 是什么。 反应物必须是 酸与碱 生成物必须是 盐和水 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判断以下的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课堂练习一 盐 水 不是酸和碱的反应 不是中和反应 不正确 凡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课堂练习二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