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人教版数学七下54平移内容摘要:
【活动 3】 知识归纳 问题一: (1)定义:把一个图形整体沿____________移动一定 的 ____,得到新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 ____。 决 定 平 移 的 两 个 要 素 :_________和 _________。 (2)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____和____完全相同。 (3)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就是 _______。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 问题 二: 找出几组对应点 (例如 A 与A′ ,B与 B′ ,C 与 C′ ,D 与 D′等 ),连接这些对应点 ,观察得出的线段 ,它们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 问题 三: 像 活动 3 中图形的这种移动 ,数学上称之为“平移” , 请对“平移”作出解释.说说平移有哪些特征 ? 学生讨论 交流后 ,选出准备代表本组上台发言的选手 ,其他组员给出补充 观察发现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 ,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 相同 . 师生行为 : 教师提出问题 (1),指导学生先描出一个 三角形 ,然后向左陆续移动这张纸 ,再描出第二个、第三个„„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完图形 ,观察、交流后回答问题 (1). 教师提出问题 (3),指导学生怎样找对应点 ,并从对应线段的位置和长短两方面进行探究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同伴互助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 为突破这一难点 ,我采取了以下 4 个策略 : 1. 用前面的活动 2来做铺垫。 2. 让学生任选两个图案。 3. 教师参与学习小组的讨论。 4. 学生分组讨论 ,。20xx春人教版数学七下54平移
相关推荐
4 (学生板书)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结构: 创设情景 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解法是否有疑问 有针对性的解决 学生提出的问题 强调重点,难点 强调性质三,如果系数是负数,两边同乘或除,则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学生复习一元一次 方程的解法,类比 思想的运用 复习不等式 的性质 归纳一元一次 不等式的概念 折叠过程 不带分母的例题( 1)讲解 开始
英才小学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 P44 页练习十一 3 题。 板书设 计 平均数( 1) (14+12+11+15)247。 4 =52247。 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 13 个矿泉水瓶。 教学反思: 平均数( 2) 教学内容 教材 P43 页例 2, P45 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2AD= 4 2≈(m),即新传送带AC 的长度约 为 m. (2)结论:货物 MNQP 应挪走. 在 Rt△ABD 中, BD= ABcos 45176。 = 4 22 = 2 2(m). 在 Rt△ACD 中, CD= ACcos 30176。 = 4 2 32 = 2 6(m). ∴ CB= CD- BD= 2 6- 2 2= 2( 6- 2)≈(m). ∵ PC= PB- CB= 4-
意什么。 (3)、这节课 ,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习买东西的知识,好不好。 让我们一起到娃娃商店去看看吧。 同学们你们看,商店里都有哪些同学们喜欢的东西。 你喜欢什么。 挑一样给大家介绍好吗。 (4)、大家看,今天还有两个小朋友也来买东西,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俩在说什么。 ( 1)、平平(左):我有 35元,买一个大象存钱罐,(问题被暂时遮住)根据平平说的话,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 2)、芳芳(右)
8 在 26 的后面,所以 28 大于 26。 ( 3)根据数的组成比, 28 由 2 个十和 8 个一组成, 26 由 2 个 十和 6 个一组成,所以 28 大于 26。 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 和 45 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
,学生写数,要求写出写法和读法。 (二)新授: 教师在计数器个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到 9 时问“再拨一个 是多少。 是10)十由几个一组成。 ” (板书: 10 个一是十) “那么 10 个一是十,应该这样表示。 ” 教师在计数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到 9 时问“再拨一个是多少。 是 100)一百由几个十组成。 ” (板书: 10 个十是一百) “ 10 个十是一百,应该这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