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内容摘要:
以本节课教材特别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够接受的真实事例,让学生间接地感受并认识 1 吨。 学习的重点是由 30 名同学的体重 1014 千克转化为大约是 1000 千克,进而认识 1000 千克也叫 1 吨。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每个环节的创造性理解教学重点。 如,计算 30 名同学的体重,可以选择本班的 30 名同学的体重来计算。 首先,让学生自主计算出 30 名同学的体重。 然后提出:如果用整千的数表示 30 名同学的体重, 1014 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学生回答,教师介绍: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 单位。 1000 千克也用 1 吨表示。 再如,利用 100 桶矿泉水感受 1 吨。 一方面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根据 l 桶矿泉水重 10 千克,推算 出 100 桶重 1 吨。 这样推算: 1 桶重 10 千克, 10 桶重 100 千克, 10 个 100 是 1000,得出 100 桶矿泉水重 1000 千克, 1000 千克也就是 1 吨。 另一方面让学生想象一下, 100 桶矿泉水摆在地上要摆多大一片, 并用手比一比。 如果有条件,可让学生用手拎一下 l桶矿泉水,感受 10 千克有多重。 在了解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时,除教材选择的事例外,还可以让学生举 出 其他用吨的事物。 第 2 课时(教科书 85 页、 86 页),质量单位的应用和整理。 教材在例 2 中选择了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事例,如一袋糖、一袋食盐、一篮水果、一头大象、一堆煤、一个集装箱等实物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这些物品应选择什么质量单位。 教材给出了部分提示:“一篮水果用‘千克’作单位”“一袋糖用‘克’作单位”“一大袋糖也可以用‘千克’„„”然后“说一说”提出两个。20xx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吨的认识教材内容说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