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内容摘要:

可恶吗。 (5)你有过偷偷地做一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 (6)小结: 对呀,一个 “ 偷 ” 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齐读 ) (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 )后两行 —— 景美童心纯。 1. 师引导: 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 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 —— 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 导学: 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 (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 „„ (做手势 )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 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 (替小娃担心、着急。 )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 (自读、指 2— 3 名学生读、齐读。 )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 (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 你们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 (窥视、偷笑。 )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诗中的小娃和现实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对比,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整首诗的意境。 巧妙引导学生讨论 “ 这种 ‘ 偷 ’ 可恶吗。 ”并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意在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学生通过想象 “ 偷采白莲 ” 的小娃 的心理,将作者情、诗中情与自己的情感融会贯通,产生共鸣。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 (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 4. 小结: 其实,像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课后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脑中放电影,把简单的四句诗想象成一个小故事,一边背一边体会意境,利于学生当堂背诵,提高学习效率。 五、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 “ 采 ” 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 (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 “ 三个一 ”。 ) 4.展评学生写的字。 设计意图: 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发现写字规律的过程。 此环节让学生先观察生字再分析字的间架结构,降低了书写难度,加上教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课时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 (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 (都是描写 春天景色的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