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内容摘要: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一、为提高科室工作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使临床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特制订危急值报告制度。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3、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 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 30 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 6 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三、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科联系,以便逐步和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 四、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检验科将过程中出现的危急值,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1、重复检测标本,有必要时须重新采样。 2、对于首次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告知检验结果,及检验人员姓名,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姓名。 3、检验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检验人员姓名等。 4、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 五、如病人检验结果进入危急值提醒范围,计算机系统将提示。 1、医生工作站,病人列表界面的病人床号前、以及化验报告的条目、以及报告单内的异常指标前都显示一个红色的“危”字。 2、前两处红色“危”字在报告后 16 小时自动消失。 3、异常指标前的危字永久保留。 六、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1、临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请将要求书面成文。 科主任签字后交检验科修改。 2、检验科按临床要求进行修改,并将申请保留。 3、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提交医务科协商解决。 附件:目前提供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一)、检验科检验项目 单位 低值 高值 备注白细胞计数 109/L 0 静脉血、末梢血血红蛋白含量 g/L 50 200 静脉血、末梢血血小板计数 109/L 50 静脉血、末梢血凝血活酶时间 S 30 抗凝治疗时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S 70 静脉血纤维蛋白原定量 g/L 1 8 血浆酸碱度 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0 70 动脉血碳酸氢根 5 40 动脉血氧分压 脉血血氧饱和度 % 动脉血钾 清钠 120 160 血清氯 80 115 血清钙 清葡萄糖 ; 清尿素 36 血清肌酐 530 血清淀粉酶 U/l正常参考值上限3 倍以上血清细菌培养及药敏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 杆菌科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无菌部位标本细菌培养 血液、骨髓、脑脊液培养阳性(二 )、功能科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不适宜平板)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率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2)室性心动过速(3)多源性、 室性早搏(4)频发室性早搏并 期延长(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6)心室率大于 180 次/ 分的心动过速()二度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小于 45 次分的心动过缓()大于秒的心室停搏(三 )、 1、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3、脑疝4、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5、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除外复查病人)6、肺栓塞7、急性主动脉夹层8、消化道穿孔9、急性胰腺炎10、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11、眼眶内异物(四)、核磁共振室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五)、放射科1、一侧肺不张2、气管、支气管异物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 50%以上)4、急性肺水肿5、心包填塞、纵隔摆动6、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食道异物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9、外伤性膈疝10、严重骨关节创伤:(1)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2 )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3 )骨盆环骨折。 (六)、超声科、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2、大量心包积液,前壁前厚度大于等于 3并心包填塞(七)、妇科超声室1、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2、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心率过快(八)、病理科1、冰冻结果出来后。 2、特殊情况(如标本过大,取材过多,或多个冰冻标本同时送检等),报告时间超过 30 分钟时。 3、对送检的冰冻标本有疑问或冰冻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 4、遇疑难病例,冰冻不能出具明确结果时。 (九)、核医学科血清肌钙蛋白 T l。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相关推荐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0 184 号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为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我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制订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
类型、方式及内容、培训过程管理、培训效果考核等予以明确规定。 a) 培训类型,包括新员工培训;岗前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技能发展培训;综合知识培训和其他类型培训。 b) 培训方式,包括公司统一安排的集训;各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讲座、学术交流;员工外培。 c) 培训内容,针对每一不同的培训类型和培训对象具体制定,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提供适当的管理和技术知识、技能和经验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临床输血管理的重要依据。 2、病人输血前应做血型、输血九项(又称输血前检查):同 )、血型血清学检查。 报告单贴在病历上,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备日后信息反馈及资料核查。 3、病人输血应由经治医师根据输血适应症制定用血计划,报科主任批准后,逐项填写好临床输血申请单 ,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由相关人员交输血科备血。
0% 行为评价法量表评等法 : 评等量表包括几项有关的评估项目,如评估中级管理人员的工作实 绩时,一般制定的评估项目有:政策水平、责任心、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对每项设立评分标准,最后把各项得分加权相加,即得出每个人的绩效评分。 关键事件法: 此法共有三个基本步骤: 当有关键性事件发生时,填在特殊设计的考核表上。 摘要评分。 与员 工进行评估面谈。 行为评等法:
期望转化为对产品、过程和品质管理系统的要求,通 昆山通达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TDQM01 文件名称 品质手册 版次 页 次 16/33 B 过建立、实施品质管理系统,使顾客得到满足。 品质政策 公司 最高管理者必须建立与公司经营理念一致的品质政策,承诺满足顾客要求和持续改进品质管理系统。 品质政策由总经理批准,在全公司范围内发行、执行。 品质政策应提供制定和审查品质目标之框架
计分析,比较确信我们在同类产品比较中,在制冷性能和产品可靠性方面均强于如“松芝”等国内竞争对手。 基本做到只要用过“通盛”空调的客户,下次不可能拒绝再次使用我们的产品。 这坚定了我们以质量树品牌的信念。 20xx 年 7 月开始,通盛公司即展开了“产品寿命及可靠性提升”专项工程 —— 通过科学的方法回头解剖我们的产品,确定科研项目,逐一研究、改进落实,初步制定目标:在 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