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下册您好!大自然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一、分别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的高、低声部。 二、练习两个声部的配合。 先配合前四个乐句,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再配合后面的乐句,要求声音要统一。 三、音乐活动 —— 创造与实践。 分组讨论研究: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 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 评价与表扬。 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 您好。 大自然。 四、聆听《我们的田野》 谈话导入: 描绘祖国大自然美景的儿童合唱曲要数《我们的田野》这首作品了,歌曲优美抒情,半个书记以来经久不衰。 朗诵歌词,感受这首诗歌描绘的美景。 初听《我们的田野》 ( 1)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合唱与领唱声部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表达的。 尤其是合唱声部用轻声“唔”来衬托,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 2)师生讨论 复听《我们的田野》,要求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 1)歌曲的旋律线有什么特征。 它怎样去描绘“碧绿的河。人音版五年级下册您好!大自然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6小节,在划拍的同时很自然地把第 5小节“ 2•”及“ 3•”唱得强一些,第 6 小节装饰音在唱曲调时暂时不唱。 (4)剩下的第二、四乐句学生稍自学一下即能唱出。 (5)连贯流畅地唱完整曲调,手还要划拍。 《摇篮曲》。 ,尤其是带装饰音的这一小节。 ,心里跟着唱体验音乐的特征与风格。 ,有感情地表演《摇篮曲》。 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自己选择的基础上集体讨论。 ,进行选择
看 (教师范唱 4小节 曲调 ) ,边跟我打拍子。 我再唱这 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 4小节曲调。 也就是带色块的 4 小节曲调。 7. (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 ) 8. 9. 10. 11. 12. 唱好 ? 13. (1) (2) 14. 1. 2. 3. 1. 2. 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 向有什么特征 ? —— —— 4 2. 教 学
(二) 欣赏乐曲 聆听,教师在恰恰恰处加入拍手并读出来,引导学生更加准确的发现这首乐曲的节奏特点。 让我们用欢快的舞步跟着音乐再来一遍,让老师感受到你们欢快的心情。 听音乐,在 X X X 节奏 处拍手,其余地方带领学生一起原 地踏步 同学们做的真好,现在老师找三个同学上来跳一跳 听音乐,每组三个人跳,每个人跳一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主题旋律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三次。 (三) 集体舞学习 ( 1)
4)音要唱准。 ,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 (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 4段较长,建议唱第 4段歌词,第 2段歌 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 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 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出发》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 ” ———— 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3 复听时,让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 学唱《打花巴掌》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
、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 教师要鼓 ,敲击自制的乐器。 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教 学 建 二、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任意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 在设计每一教学内容时,应用课程的理念提示自己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是否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个 40 教 材 分 l. 童声齐唱《嘀哩嘀哩》 2/4拍、大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