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天气和气候内容摘要:
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它的强弱和位置,直接影响着我国夏季雨带的分布。 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从南部海上带来大量的暖湿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锋而形成的锋面,往往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带。 由于副高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因此我国的主要雨带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撤,雨带也随之南移。 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旱涝灾害。 关于气候判断的一般方法 • 世界各地的气候有不同的特点,是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气候类型判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 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定南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 7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该地点位于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 1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该地点位于南半球。 • 根据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数值判断热量带,最冷月均温 15176。 C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四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 0176。 C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在 0176。 C,属温带、寒带气候。 • 据降水的季节分配 (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少雨型 )以及年降水总量确定气候类型。 三、范例分析 [例题 1]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 _______, 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 • 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 气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地形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该城市上空在②区域内出现随高度的增加气温上升的现象,这是大气的逆温现象。 (2)逆温现象是造成该城市烟雾事件的气象原因。 大气中有逆温的一层,叫“逆温层”,常能阻止层内或层下空气上升,遏制对流云的发展,因此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程度。 人为原因和地形原因较明显。 答案 :(1)②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2)人为原因是:工厂烟囱排放大量煤烟、粉尘和硫氧化合物,使凝结核增多,空气污浊,烟雾弥漫 气象原因是:②内气温下部低于上部,抑制了气流的上升,不利于扩散,加重了低层大气的污染程度 地形原因是:城市位于凹地,气流不易扩散、稀释,加剧了居民受害程度。 [例题 2]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 _________。 (2)A、 B两地受热的是 ____________地,空气 _____________;冷却的是 ___地,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 (3)用“ → ”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热力环流形成的知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高空等压面的凹凸入手,逐步推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3000米高空附近 A地等压面下凹,B地等压面上凸, B地上空的气压高于 A地上空的气压 (或④点气压大于③点气压,①、②、③点的气压值相等,①点气压又大于⑤点气压,故④点气压大于⑤点气压 ),这说明 A地空气下沉, B地空气上升,从而可以判定 A地冷却,B地受热,高空气流从 B地流向 A地,近地面气流从 A地流向 B地。 答案: (1)④ ⑤ (2)B 膨胀上升 A 收缩下沉 (3)图略 (其热力环流的画法应是近地面由 A→B ,高空由 B→A ,垂直方向是 A地下沉, B地上升 ) [例题 3]读“我国东部某日 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 A处的天气系统是 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 A处的天气特点是 _____,影响 B处的天气系统是 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 B处的天气特点是 _____。 (2)C、 D、 E、 F四地中,即将发生明显天气变化的是 ______,原因是该地受到 _______ 的影响,届时将出现 _______天气,当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变化是 ______。 (3)图示天气系统产生的天气过程较之一般锋面产生的天气过程 _______,原因是 _______。 (4)图中 G处的风向为 _______,请在图上画出 G的风向。 分析: 这是一道有关天气系统的综合试题。 从图上看,大陆上共有 3个气压系统, A处为高压系统,其余是低压系统。 高压系统的气流状况表现为辐散。 中心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多晴朗天气;低压系统的气流状况表现为辐合,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因降温而凝结,所以多阴雨天气。 此外,图中的锋面皆出现于低压系统向外凸出部分,即低压槽部,与气旋组合成锋面气旋系统。 与一般的锋面系统相比,锋面气旋因锋面和气旋两种上升气流叠加,导致气流上升强烈,产生的 天气过程更加剧烈。 由图上看,存在着 4个锋面气旋系统, C、 E处于冷锋前缘, D、 F处于暖锋之后,四处都在暖气团一侧,但 E、 F位置偏南,因此比 C、 D两处气团更加暖湿。 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判断,冷锋将经过 C、 E两处,将形成较强烈的下雨、刮风、降温等阴雨天气;锋面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晴朗。 答案: (1)高压系统 天气晴朗 低压系统 出现阴雨 (2)C、 E 冷锋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晴朗 (3)强烈 锋面和气旋两种上升气流叠加,使气流上升强烈 (4)北 图略 [例题 4] 某地气候要素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 读图回答: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中,气候状况与该图接近的两个著名城市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的难点在于读图,图中横坐标是气温大小,纵坐标代表降水多少,标点是时间,每个标点分别代表气温和降水出现的月份。 以标点所在的位置垂直向下对应着横坐标上的气温数据,水平向左对应着降水量的数据。 从图中可见第一年的 12月 — 第二年的 13月气温较低,但降水量较大说明降水集中在冬半年。 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7— 8月份,但降水量却达到最低值。 说明夏季炎热干燥。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再联系所学知识就可以回答其它问题了。 答案: (1)地中海气候 (2)一年中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控制 (3)洛杉矶 圣弗朗西斯科 (或旧金山 ) 例 2020年元月 20日 8时北半球(大致位于 40176。 N- 60176。 N, 90176。 E-120176。 W)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 ( 1) A地气压名称是 ___ _____, B地气压名称是 ___ _____。 ( 2)此时 C地吹 ________风, D地吹 ________风。 ( 3) A地中心气流作 ________运动,常出现 ________天气。 ( 4) A地地面空气快速移到 C地,地面缺乏森林草原,会出现 ____ ____自然灾害。 ( 5) ABC。高三专题:天气和气候
相关推荐
这么多大学,你喜欢哪一所。 你的 destination是哪里。 和我们说说你的 dream吧~ 这是一首 你们的师兄们 毕业时唱过的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语文耻,犹未雪;数学憾,何时灭。 2B笔填破、英语残瘸。 壮志饥餐文科肉,笑谈渴饮理工血。 待从头、收拾综合科,朝天阙。 同学们
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清楚复习后期的几个最好) 最好的复习资料: 课本 最好的试题: 高考题 最好的复习方法: • 清楚考纲、紧跟老师的复习安排 • 对余下 60天的建议 一.详细的 计划 越在前期,越要注重补漏、梳理、重温、巩固(基础,体系),越到后期,越注重速度、技巧、心理调节。 当然,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只是在前期后期,他们各自的效能不同所以我们也应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
大纲反复体会,总结规律和方法。 ②把过年、 3月、 4月、五月份 5次模拟共 8次模拟拉练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特别是心理状态、答题技巧和非智力因素逐一总结归纳出来 ,到高考前不断提醒自己,争取高考时全部避免。 ( 此项每场必看 ) ③把二轮、三轮各科的模拟考试试卷装订在一起,然后针对重要的错题,建议先重做,然后总结解题思路,学会挖掘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 把每科 非智力因素、易错、易混、易漏点
与成功有约 必 改 坏 习 惯 问卷调查 走神、发呆、注意力不集中 36 时间观念不强 29 懒惰、眼高手低 25 马虎粗心 21 半途而废、无恒心 19 闲话闲聊 19 浮躁 17 散漫 17 自制力差 17 闲思 10 课堂效率低 12 无计划 10 上课爱瞌睡 7 抱怨别人 3 悲观消极不自信 6 学习时下意识的动作 4 吃零食 2 不问问题 4 不爱总结 2 找借口避挫折 3
书(竹简) 汉代一匹绢帛(长约 10多米,宽不及 1米)的价格相当于 720斤大米。 用 竹片 做书 —— 笨重 用 丝绸 做书 —— 价钱贵 纸发明以前 读课文 7自然段 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做成的。 有什么特点。 纸发明了。 西汉 —— 发明了 用棉絮和麻作成的纸 到了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