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下北国之声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 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 ── 谁说女子不如男: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 ── 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 格。 (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第五单元 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播放录音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介绍影视音乐的分类。 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 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 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 巩固练习: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 拓展练习: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 1)教师简要介绍。 ( 2)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教师范唱一遍。 ( 3)跟着录音或 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唱熟歌曲第一段。 ( 5)学唱其余两段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电影《英雄》音乐选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的能力。 2.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音乐小编辑,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 ,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 “ 音效 ” 在内的配音。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欣赏《迎春》《纸风车》 (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介绍《大宅门》剧情。 ( 3)播放《大宅门》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