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word说课教案内容摘要:
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 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 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 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和用黑板板图来引导学生发现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并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黑板板图对比,创设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分析和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以及它所造成的天气变化过程。 三、 说学法指导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 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四、 说教学程序 教学课时:本节共用两节课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旧知识 海陆分布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利用 P39:一、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让学生找出亚欧大陆上一、七月份分布的气。人教版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word说课教案
相关推荐
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 师:分析得很好。 请读教材图 ,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生:出现连续的河湾。 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 师:对。 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 同学们看 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 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师:不错。 我们了解了河谷的形成过程
( 700S, 300W) B( 700S, 300E) C( 400N, 1200E) D( 400N, 750W) 五 日界线 日期界线包括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 ⑴自然界线:即 ,它是不断变化的; ⑵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的、大体上沿 经线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首先要明确东、西十二区的位置,即东十二区在日界线的 侧,西十二区在日界线的 侧。 由于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都比西十二区 一日,因此
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 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的影响时,可以运用一些图像和文字资 料,其目的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自学探究】 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增加 [ 修建水库 人类建设生态 环境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减轻 减少 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 【 能 力提升 】 答案: 【自学探究】 人
珠江三角洲的是( 、 ) 11. 你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邓小平南巡的目的地是哪里吗。 ( ) 12. 珠江三 角洲多层次经济开放体系为 ( 、 、 ) 13. 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政策优势为: 教学侧记 动动手: 你可以亲手计算一下:地球表面积为 亿平方千米,陆地为 亿平方千米,占 ﹪;海洋为 亿平方千米,占 ﹪。 动动脑: 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
一世纪是“水的世纪”。 水危机将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 学生结合课文和图片思考并发表见解。 师生共同总结:水资源是有限的,水是宝贵的资源。 二 、我国水资源 老师提问: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如何。 学生结合课文思考总结。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量为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 缺水状况普遍存在, 670 个城市中,一半以上缺水,其中严重缺水有
下角色中任选一个,从角色出发,谈谈如何占世界总水体的 %,并通过讨论认识水是种宝贵的资源 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事实 通过漫画反映水污染、水浪费现象。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分析原因,并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得出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结论:夏秋多 冬 春少 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过去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南方多,北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