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内容摘要:
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 读题目,说说你想了解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哪些事。 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无一处能离开火。 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 翅膀。 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就开始有了技术发明,向进步和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 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 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走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板书课题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 情。 学习复述课文。 共同制定目标,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自读自悟,完成自学要求 把课文读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边读边思考: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 ?火为人类带了了什么 ?为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 ? 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准备与大家交流讨论。 学生自学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 导释疑 初步汇报交流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和生词。 交流思考的问题。 交流时,先说一说,再读文中相应的句子和段落。 试着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当堂检测 三、书写生字生词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课题 3普罗米修斯 课时安排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学习复述课文。 重点难点 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语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展示学习目标 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 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学习复述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一、交流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火 ?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忍受那样的折磨 ? 学生自读自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 导释疑 二、 结合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 自从有了火, 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把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号加以补充。 小结:对,在漫漫的长夜,火给人带来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给人送去温暖。 有了火,人类才领略了熟食的美味,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有了火,人们才能烧制陶器,冶炼金属,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和武器。 普罗米修斯为人间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 ! 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间的变化时,他会怎样想呢 ? 指导朗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 从哪里看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 ? 指名读六、七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英勇顽强。 结 合插图,朗诵六、七自然段。 引导评价。 升华情感 导语:尽管最终普罗米修斯结束了他的苦难,但谁又能忘记他所遭受的痛苦呢 !作为人类 的一员,你将怎样评价普罗米修斯的功绩呢 ?请写一写吧 ! 学生自主写。 交流朗读。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学生当堂检测 三、 鼓励拓展阅读 我们不能忘记,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罗米修斯,还有几个人物,他们是宙斯,火神,大力神 当堂检测,检查 学生 掌握情况 赫拉克勒斯,通过故事,你一定对他们也有了初步的评价。 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可以读读其他的古希腊神话故事。 课题 3渔夫的故事 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 8 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滑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 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 你们想读这个 故事吗 ?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激趣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认识 8。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
相关推荐
人口、地形、气候、农业问题综合 讨论题: ① 印度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② 印度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它们各分布在哪里。 这些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 ③ 为什么人口给印度农业造成很大压力。 要求: ① 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② 分析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③ 了解印度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的情况。 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 1)
面积在拉丁美洲中所占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 学生: 上台指图并说出邻国的名称。 课件展示:南美洲空白政区图 教师引导:将巴西的国土面积与拉丁美洲的其它国家对比一下,能得出什么结论 ? 学生回答: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想一想: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的有哪些国家 ?人口多于巴西的又有哪些国家 ? 课件展示:出示表格 —— 面积和人口多于巴西的国家 板书: 主要地形区 课件展示:巴西地形图 读图活动
在右 图中填注: 分布 濑户内 工业区 北九州 工业区 阪神 工业区 京滨 工业区 名古屋 工业区 太平洋 沿岸 濑户内海 沿岸 原因 城市和 人口 多 优良 港湾 多 海陆联运 便利 填海造陆造价 低 效益 高 可促使日本 科技水平 的迅速提高 可促进 劳动力素质 的提高 形成日本品牌牌” 加工贸易型经济 ” 利: 经济对外 依赖 严重,更难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 弊 : 首都:东京 主要城市
最早发现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他是怎么发现的呢。 又提出什么猜想呢。 阅读材料 1910 年的一天,年仅 30 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 “奇怪。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 ”他的脑海再也 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 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
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谈话导入:“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段落,篇章读给大家听。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 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2404 =512 =960 =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 22478) ( 4116) ( 8964) ( 375+3116) ( 8964) 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下面四张扑克 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 24呢。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6点、 4点、 2点、 3点 (小组活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