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五单元内容摘要:
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谈话导入:“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段落,篇章读给大家听。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 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谈话导入 课件直观导 入 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生命,生命》。 (板书课题) 展示学习目标 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 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共同制定目标,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出示自学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学生自学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小组互查互教 三、自主选择,研读课文: 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 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 3 明确学习小组任务及要求。 (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 3)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自主选择研读课文 课题 1生命 生命 课时安排 第 2 课时 学习 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 正确读写 目标 “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 明确目标 目标导学 展示学习目标 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出示自学要求 一、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自主品读:轻声读课文,反复诵读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知道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自读自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引 导释疑 二 、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表达方法和语言上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畅谈收获 学生当堂检测 三、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举行朗读比赛:选择自己下换的段落 ,比一比谁读的好。 联系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浓 当堂检测,检查 学生掌握情况 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 请你们联系背诵。 积累名言 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教师导练 课题 20*、花的勇气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 4 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理解作者 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一、激趣导入: 教师导语:“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 而娇艳的花朵,无意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彩的一笔。 它用缤纷的色彩 ,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 然而当你对于千万朵在冷风中怒。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五单元
相关推荐
最早发现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他是怎么发现的呢。 又提出什么猜想呢。 阅读材料 1910 年的一天,年仅 30 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 “奇怪。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 ”他的脑海再也 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 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
学们,对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 读题目,说说你想了解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哪些事。 在发明电之前,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无一处能离开火。 可以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 翅膀。 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有了火的帮助,人类就开始有了技术发明,向进步和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 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 在古希腊
人口、地形、气候、农业问题综合 讨论题: ① 印度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② 印度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它们各分布在哪里。 这些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 ③ 为什么人口给印度农业造成很大压力。 要求: ① 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② 分析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③ 了解印度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的情况。 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 1)
2404 =512 =960 =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 22478) ( 4116) ( 8964) ( 375+3116) ( 8964) 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下面四张扑克 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 24呢。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6点、 4点、 2点、 3点 (小组活动讨论
也可以用两步解决,审题后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 8题 学生经历填 表 —— 说思路 —— 观察比较表中数据变化这一过程,加深对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的理解。 9题 学生读懂题
题,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学生小结。 练习本独立完成: ( 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 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 357千米。 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 ( 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 400千米,还有 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 ( 1)画出线段图。 ( 2)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