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美丽的生命3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人类,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生命。 也许她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也许在我们的校园、小区、街道、公园、山村、树林、田野等地方。 课前让孩子们去寻找生命、发现生命、亲近生命、观察生命、认识生命,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生命形态的美丽、去表达生命、感受生命。 可以拍下有关生命形态的照片,也可以画画你眼中的生命,写 下生命的日记。 二、交流:我看到的生命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出示地球的图片)。 这是一张什么图。 生:地球。 师:是啊。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是目前宇宙中我们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共生活着 150多万种动物和 40多万种植物,当然还有我们人类。 在我们的身边,生命无处不在,前几天老师已 经布置你们在自己家中、小区里,或到校园、街道、山村、树林、田野等地方寻找生命,你们都寻找到哪些生命。 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 师:你共发现并记录了哪几种生命 ? 生:我记录的生命有 „„ 师: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种生命。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 „„ 师: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发现它的吗。 它长什么样子。 漂亮吗。 生: „„ 师:有没有拍下它的照片,来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你来介绍好吗。 (师生共同欣赏,品味生命的美丽所在)。 下面还有谁愿意也来介绍一下。 师:你在生命日记中是怎样描写它的。 „„ 师:你画下了它是吗。 你也来介绍好吗。 „„ 师:你想介绍的发现是什么。 „„ 师:这次实践活动让你最大的体会或收获是什么。 „„ (请几位学生讲讲他们所发现的生命以及感受,展示记录和拍下的照片,或展示自己画下的画面)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啊。 我看好多同学都很想说,那下面大家就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和你的同伴互相聊聊,交流一下好吗 ? (给足学生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讲出自己亲近生命的感受) 师:是啊。 树、草、花儿、小鸟、松鼠、小鱼 „„ 我们的身边、大自然有多种多样的生命,同学们,当地球有了这些生命之后,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让我们来看看这美丽的世界。 三、欣赏:美丽的生命、美丽的世界 :《美丽的生命、美丽的世界》 一个全方 位展示美丽的动植物生命以及美丽的世界的小片。 (从陆地、空中、海洋。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美丽的生命3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则:①、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阶段,组成乘车小组。 大家作为列车员,各组列车员选出本组的列车长。 同一乘车小组在教室里表示自己所选的生命阶段的位置坐好。 由某学生担任“生命”号列车的驾驶员,沿着生命的轨迹行驶。 ②、列车行驶到不同的阶段时,有相应的小组为大家讲解。 活动要求:游戏中,教师就帮助列车长就列车行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其他同学交流。 列车行驶完全程后
425+ 14+ 186 75+ 168+ 25 245+ 180+20+155 67+ 25+ 33+75 ①生独立做。 ②小组里交流。 ③生汇报。 生甲: 425+ 14+ 186 生乙: 75+168+25 = 425 + (14 + 186) =(75+25)+ 168 = 425+ 200 = 100+ 168 = 625 = 268 生丙: 245+180+20+155 =(
为什么。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 三边相等 2) 等腰三角形,顶角是 50度 3) 有一个锐角 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 ——
性的教学策略。 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 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 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 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 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
的鲜血染成的,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我们每个队员都应该佩戴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 4.戴红领巾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 (学生演示,教师演示。 示范系红领巾的动作:一是先将红领巾披在肩上,钝角对准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两角交叉; =是将右角经过左角拉倒右边,左角不动;三是右角经左右两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绕过左角一圈;四是将右角从此圈中拉出,抽紧。 ) 5.队 礼的含义是什么。
垃圾。 ,想说点什么吗。 师:垃圾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但影响我们的环境卫生,造成水污染,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共同探讨,想出办法 师:是呀,我们每 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可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怎样才能为保护环境进一点力呢。 (在小组长带领下结合课本第 4 4 45页展开讨论。 ) ,全班交流。 师引导: ( 1) 做到不乱扔、乱倒垃圾,扔垃圾时要分好类。 (